出口逐月走低
权威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累计出口76.8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出口22.7亿美元,同比增长16.6%。金属加工机床中,金切机床出口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1%;成形机床出口7.1亿美元,同比增长17.7%。
其他各类产品出口情况分别是:切削工具18.7亿美元,同比增长9.5%;磨具磨料13.6亿美元,同比下降11.4%;机床零部件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6%;木工机床6.2亿美元,同比下降4.5%;数控装置4.8亿美元,同比增长0.7%;机床夹具、附件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6%;量具量仪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1%;铸造机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从数据分析,尽管各行业有增有减,但今年出口增长已成定局。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前不久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拉动出口增长的因素在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力度,加之欧美市场对装备需求的复苏与其重新制定的振兴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和缓解就业压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月度出口数据,增速由年初的两位数增长已逐步下滑至个位数,且8月和10月为负增长,走势明显处于下行通道。”王黎明说。
机床协会还对行业出口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对子行业的分析看,金属加工机床月度出口额同比波动较大,逐步走低。6月和10月出口额增速为负值,最近五个月的增速与上半年之前30%以上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说明了国际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从出口额看,前十个月,金切机床出口额排名超过磨具磨料,位居第二,拍在首位的仍是切削工具。
从出口增速看,各类产品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铸造机械下降明显,由曾一度位列各类产品出口增速之首降至第三位,增速为15.4%;增速排名前两位的是成形机床和金切机床,分别为17.7%和16.1%。
从结构看,金属加工机床总体趋好,反应在出口量同比增长2%,而出口金额则同比增长16.6%,平均单价明显提升。技术含量较高的数控金切机床出口同比增长28.3%,在金切机床出口额中占比已接近三分之二,而四小机床(台钻、砂轮机、抛光机和锯床)在金切机床出口额中占25%,同比减少4.1个百分点。
从出口区域分析,除巴西因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导致我国对巴西出口负增长外,其他市场均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出口至美国和印度的金属加工机床在总出口额中约占两成。以出口额计算,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印度、日本、德国、俄罗斯、泰国、巴西、印度尼西亚、越南和中国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