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风电跻身第三大电源 电网承诺破并网瓶颈
  • 作者:网络转载
  • 点击数:508     发布时间:2013-01-25 19:34:07
  • 分享到:
关键词:
11月的北京寒气逼人,但中国风电人却依稀感受到了阵“暖意”。

首先,在11月中旬召开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宣布,风电成为中国第三大电源。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为风电产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他表示,要破除体制障碍,促进风电发展。

随后,在11月下旬召开的第四届“能源·电力·发展”论坛上,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坦言:“市场消纳问题已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最大瓶颈。”他同时承诺,国家电网加大投入,加快电网建设;并优化调度,加大省区输电,保障风电全额消纳。

人们似乎有理由期待,中国风电将迎来新的“春天”。

建设“美丽中国”风电前景广阔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的演讲格外引人瞩目。这位能源局官员在谈及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未来时甚至使用了“方兴未艾,前程似锦”的形容词。

“经过多年的实践,风电越来越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刘琦说,就全球风电而言,近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建有商业运营风电场。2011年底全球风电装机达到2.38亿千瓦,当年新增4000万千瓦。同时,风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机容量不断扩大,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能源转型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他指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现绿色增长,已成为全球共识。比如,欧洲提出2020风电装机达到2.3亿千瓦,德国提出2020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到电力消费35%,其中50%来自风电。

“风电在中国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刘琦说,中国是目前风电装机最多的国家,预计今年超过6000万千瓦,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成为中国第三大电源。刚刚颁布了“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到2015风电电网装机达到1亿千瓦,2020年达到2亿千瓦。

他强调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发展节能新型产业可再生能源消费革命,建设美丽中国,这无疑为风电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那么,中国未来风电发展的市场空间究竟多大呢?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算了一笔账:目前欧洲风电已占全部电力供应的6%,其中,西班牙占16%、丹麦则占28%。我国2011年总用电量为4.7万亿千瓦时,如果风电发电量占全部用电量的10%左右,全国需风电发电量将近5000亿千瓦时,对应的风电装机可达2.5亿千瓦;如果风电发电量占目前全部用电量的15%,全国需风电发电量7500亿千瓦时,对应的风电装机可达3.8亿千瓦。

走出风电“寒冬”破解消纳瓶颈

尽管国家能源局官员为风电未来发展描绘出一幅“美丽前景”,但风电发展的现实问题却让人一时难以轻松。

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谈到对风电现状的感受时谨慎使用了“寒冬的感觉”。

据施鹏飞介绍,当前中国风电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市场消纳。他说,一方面,去年我国风电吊装容量与投入运营容量相差达1700多万千瓦,这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已投入运营的风电场弃风问题也相当严重,全国平均弃风率达到16%,在吉林等东北地区甚至超过了20%。

“市场消纳问题确已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最大瓶颈。”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坦言。他分析认为,我国风电等新能源消纳水平与电源结构密切相关。我国风电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和东北,三北地区现有风电装机已达到4915万千瓦,受市场规模小、调峰资源有限、跨区输电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进一步大规模发展风电的空间已经没有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