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亚洲控制工程
工业以太网技术需紧追自动化改革步伐
2012-12-19
目前,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中,电力和轨道交通是工业交换机的重点应用领域,占到市场的70%。中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活跃着大约50家厂商。
目前,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中,电力和轨道交通是工业交换机的重点应用领域,占到市场的70%。中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活跃着大约50家厂商。中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外资厂商在15家左右,台资厂商3-4家,本土厂商30家左右。本土厂商中以地方品牌居多。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销售中有近70%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通过分销的方式进入到市场的。通常外资企业采用分销的方式销售产品,内资企业采用直销的方式。
国内工业以太网的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通用标准,产品参差不齐,价格差异大,用户选择困难。同时,工业以太网技术与现场总线技术长期并存。现场总线技术还将长期存在,这限制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发展。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工业级设计一般在设计上满足:工业宽温设计,4级电磁兼容设计,冗余交直流电源输入,另外PCB板一般做“三防”处理。工业现场的环境比普通环境都要恶劣,至少在震动,湿气,温度上都要比普通环境恶劣,普通交换机在设计上没有抵御在工业环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能力,普通交换机不能长时间工作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经常容易出现故障,更使维护成本上升,一般不建议在工业环境中使用商业交换机,为了能使交换机在这种恶劣环境中使用,故生产出能适应这种环境的交换机,工业级别的交换机的可靠性有电源故障,端口中断,可由继电器输出报警,冗余双直流电源输入,主动式电路保护,过压、欠压自动断路保护。
中国未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将伴随着工业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工业以太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迎来更大的发展。从技术角度,实时通讯、稳定性、安全性等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的着眼点。随着无线网络、蓝牙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将继续前行。从产品角度,多功能化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发展的方向。网管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比非网管型功能更强大。
工业以太网为未来工业控制主流技术
2012-12-20
工业以太网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稳定可靠、通信速率高、软硬件产品丰富、应用广泛以及支持技术成熟等优点,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通信网络之一。
工业以太网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稳定可靠、通信速率高、软硬件产品丰富、应用广泛以及支持技术成熟等优点,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通信网络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太网进入了控制领域,形成了新型的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这主要是由于工业自动化系统向分布化、智能化控制方面发展,开放的、透明的通讯协议是必然的要求。以太网技术引入工业控制领域,其技术优势非常明显。
工业以太网制造现在信息的强大性跟控制的快捷性,能够实现快速的串联跟控制,为现代工业制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E网到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业以太网已经被业内认为是未来控制网络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当前现场总线中的主流技术。工业化的新翘楚就由此诞生。
关于评价工业以太网架构优劣的参考点,大概来分应该就是以下三点:
一、是网络的确定性和实时性
工业控制网络不同于普通数据网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必须满足控制作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即信号传输要足够快和信号的确定性,所以工业以太网架构解决方案的重点问题是网络的确定性和实时性。比如ModicomQuantum以太网IO解决方案,通过支持RSTP(快速树生成协议)等协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整体系统的确定性。
二、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由于工业现场的机械、气候、尘埃等条件非常恶劣,在工厂环境中,工业网络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可恢复性及可维护性。例如施耐德电气推出的带保护涂层的加固性PLC控制器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特别面向恶劣工业控制环境对设备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
三、工业系统的网络安全
工业以太网可以将企业传统的三层网络系统合成一体,使数据的传输速率更快,实时性更高,并可与Internet无缝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工厂的运作效率。但同时也引入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如工业网络可能会受到包括病毒感染、非法操作等网络安全威胁。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网关或防火墙等对工业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隔离,还可以通过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多种安全机制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
工业以太网架构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收益,以太网的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为设备未来升级改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以太网的透明性,可以实现网络设备的互访和交换,总而言之,工业以太网制造作为未来工业控制的主流技术已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