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技网
编者按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成功召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成为中国社会未来十年发展的关键词。从经济转型、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设计,重视设计是当务之急。只有引入设计大思维,中国才能抓住未来十年的机遇,迈进高端制造大国和文化强国的行列。
2012中国设计红星奖颁奖典礼于12月19日在北京的M空间(原五棵松体育馆训练馆)隆重举行。中国设计红星奖今年共收到来自1279家企业的5348件参评产品,超过德国红点奖4515件产品的全球征集数量。共有154家参评企业的258件产品获奖。其中,至尊金奖1项、金奖9项、银奖9项、红星奖239项及1个最佳团队和1名最佳新人,另有14家企业和设计师获得红星原创奖相关奖项。至尊金奖为上海轱辘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申报的“消防机器人”。
中国设计红星奖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的公益项目,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等创办于2006年,是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最高奖项,得到了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认证。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朱焘、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等领导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为获奖企业颁奖,2013年红星奖同期启动。
作为本届红星奖的评委之一,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2013年当选主席布兰顿·基恩对红星奖做出了如下评价:“红星奖发展的速度让人吃惊,从它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设计发展的强大力量。”
与其他设计奖项有所不同,已历经七载的中国设计红星奖更加关注设计背后折射出产业、民生与城市等社会发展问题,通过对创新成果和精神的褒扬,不断向社会传递创新的价值,并引导着更多的企业应用设计,成为创新的主体。
设计+制造 提升产业竞争力
2012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越来越多的世界品牌将制造工厂从中国转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传统代工企业已失去优势竞争力,简单模仿的山寨模式已经走进死胡同,中国制造业正在面对出口市场持续疲软和国内市场危机重重的双重考验。
红星奖积极鼓励企业,通过工业设计提升品牌及产品形象,并从品牌延伸到产品的工程结构、人机交互以及商业服务模式。在提高产品售价、销量的同时,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有人说,设计与技术是创新的两个支点。技术的创新让企业拥有了站稳市场的底气,而设计创新则让企业增添了开疆拓土的勇气。三一重工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六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已连续两年获得中国设计红星奖。以往,三一由于产品线多,产品和品牌缺少关联性,缺乏统一独特的企业和产品形象。2006年起,三一重工引入了工业设计理念,从统一和提升产品形象入手,到部件设计、采购的标准化,再到国际市场拓展,一步步通过设计引导,提升了产品内在品质,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创造了工程机械领域多项行业第一。同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设计研发团队,为打造更优秀的产品提供了保障。近两年,三一重工在工业设计上每年投入近4000万,企业产值也从2005年的30多个亿提高到2011年800个亿,每年增长超过40%。山东临工集团通过与瑞典沃尔沃集团合资导入工业设计,帮助企业解决了现有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后续新品开发的问题,并通过塑造强势品牌赢得市场竞争。引入国际设计理念后,山东临工的销售额大幅递增,从2009年的37亿,到2010年的70亿,再到2011年的110亿。在装载机细分市场上,行业出口排名全国第一。
智能手机一直是移动通讯领域的潜力市场,大多数本土企业从事硬件产品的加工制造,特别是山寨产品曾一度横行。国内互联网行业新星小米科技,从开始进入移动通讯市场即对手机的服务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整体研发设计,通过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与服务设计的结合,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推出第一款手机的时候,就已经占领了商业制高点。小米的策略实现了技术与文化的同步创新。作为一家满两年的公司,小米手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销量超过350万台,米聊在线用户突破100万,企业月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另一项红星奖获奖产品“G形臂X光机”,是北京东方惠尔图像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端骨科手术设备。东方惠尔拥有国际领先的影像成像技术,曾经由于缺少与产品价值相匹配的外观设计,被国际代理商拒之门外。通过与专业设计公司合作,东方惠尔开发出具有国际水准的“G形臂X光机”,使得客户认同了产品的核心价值。在国际医疗设备展上,公司不仅得到了来自马来西亚客户的首批订单,还与瑞典swemac公司签订了代理协议,将国产高端手术设备打入欧洲市场。
不难看出,时下低端制造已经没有出路,只有经过了系统化设计的品牌和产品才是中国制造业的希望。当然,设计与智能化、数字化制造的融合也代表了当今世界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以3D打印为代表的快速成型技术更是拉近了研发与制造环节,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企业市场投入风险。11月15日,以3D打印技术为核心的北京数字化制造联盟刚刚成立。通过对数字化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培育,引导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北京的做法无疑为中国制造向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开了一个好头。
设计+关爱 提高百姓生活品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我们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如果按照人均所得计算,中国在世界上仅排名在第90位。我们有超过1亿的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还有近8300万残疾人和1.85亿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空巢老人”在各大城市平均比例已达30%以上,个别大中城市甚至已超过50%。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注生存与发展,是一种社会责任。
设计师一直以来思考技术如何能够应用在实际的产品上,帮助人们在生活上得到更大的满足。对于正常人来说,设计师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产品更加方便使用,而弱势群体更需要这样的关怀。因为,每一个用心的设计都可能成为改变人们生活的动力和源泉。
“太阳花”本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它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2012中国设计红星奖的颁奖典礼上,我们看到这样一款概念设计产品——太阳花LED概念灯。它是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太阳能便携式照明灯,用来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解决他们在教室学习、宿舍生活及夜晚出行时的照明光线不足问题。
这款照明灯出自LG公司的设计团队。在一次公益实践活动中,LG的设计师受到孩子们的启发,创意开发出这款产品。产品表面为太阳能充电池,光源采用LED,具有低能耗、使用安全等特点。白天可吸附在窗户上采集阳光,夜晚打开可放置在桌子上或吸附在墙壁上,达到发光照明效果。该产品处于工艺测试阶段,拟采用山区作物秸秆作为生产材料。
另一款让人感动的获奖产品来自上海和硕科技。设计师们通过观察盲童上课,发现他们的需求。在模拟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反复对盲人学习过程探究体悟,最终设计出了“盲文点读机”。这款产品的发音器仅有卡片般大小,机身与按键分别使用橡胶与塑料,可以清楚分辨按键的位置。模拟盲文字板在背面扎凸点,正面摸读盲文的方式,提供简单而高效的盲文练习方法。目前,盲文点读机已经通过实际测试及验证,2012年底上市后的第一批产品将赠送给盲童学校的孩子们使用。
智能小护士、家联网终端是两款专门为空巢老人设计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小护士被设计成指环的样子,在采集到老人异常心跳数据后自动报警,并发送短信至监护人,争取宝贵的营救时间。家用物联网终端则通过家用电视与手机等移动设备联网实现远程沟通与监控,可以查看老人在家的实时情况,一旦发生意外,也可按下按键进行紧急呼救。
可见,设计不是为小众服务,设计要为大多数人服务。我们看到这些可爱、可敬的设计师,在用他们的心构筑社会的关爱力量。今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一词。“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而设计师之美美在心灵。
设计+科技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012年5月,北京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这样,中国有了深圳、上海、北京三个设计之都城市。尽管这三个城市在设计产业发展思路上各有不同,但依靠设计促进城市发展却是殊途同归。
通过对技术的集成和应用,设计了优化城市服务功能、降低工程造价、从源头上控制了能耗、碳排放等问题。信息化、智能化的设计可以在政府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城市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城市消防系统关乎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大型消防设备和人员难以进入的复杂环境,消防机器人通过遥控器远程操控可以实现喷洒水雾,排除烟尘,喷射水柱或泡沫灭火等功能。该产品通过设计集成了机器人技术、通信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领域技术,外形突破消防车的传统造型,小巧灵活且更加美观,而价格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一半。消防机器人也因此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荣获2012中国设计红星奖至尊金奖。
在城市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交通,特别是公路工程建设和交通出行。由中交宇科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真三维道路智能设计系统,结合遥感和激光技术采集地面的实时的真三维的数据,利用高精度三维仿真技术,模拟道路设计环境,最大程度优化设计方案,节省工程造价,使道路设计变得更简单、精确、有效率。同时,通过与现有道路设计软件的数据接口,为建设后道路的系统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节约环保也是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公共照明的总灯数超过500万只(套),并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在城市的公共照明中,大功率LED灯的散热是直接决定LED芯片的寿命和照明度。没有良好的散热设计,LED的长寿命优点根本无从提起。清华大学设计团队开发的垂直对流散热LED路灯利用蜂窝煤的空气对流原理,让散热片之间存在缝隙并形成自然对流,提升了灯具的热交换率和散热效果,同时灯具结构实现了照明和驱动的双重模块化,在灯具生产上更具灵活性,降低了成本。
可以预见,未来的城市应该是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新材料和新的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将使我们大大提高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天津万通生态城新新家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通过屋顶光伏电板、风力发电机组、土壤热源泵采集能源,利用幕墙、蓄热材料储存能源,依靠保温隔热、地板送风、热回收、辐射式新风等技术来降低能耗。在建筑布局设计阶段,即考虑技术的集成与应用。设计在其中为人、物与环境和谐共生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拥有对灾害的实时侦察监测能力是城市发展的保障。2008年,北京市科委设立“设计创新提升计划”,支持北京观典航空设备公司设计开发防灾安全检测无人机,用于各种灾害的实时侦察监测。起初该飞机因功能定位不明确,无法进行市场推广。通过“提升计划”组织设计专家进行诊断,明确了飞机的“防灾安全”功能,并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开发。使该飞机可以深入到人员难以进入的地区进行拍摄。在5.12汶川地震救灾中,三架防灾安全检测无人机第一个抵达灾区上空,11天内飞行覆盖1500多平方公里,观测堰塞湖33个,取得灾区灾情图像照片16000张,为中央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同时为北京禁毒“飓风行动”、西部国境线测定等做出突出贡献。
在城市发展之中,设计与科技有时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帮我们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与办法。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国设计红星奖也将从更深入的层面审视设计,审视创新为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改变。未来的中国或许不但是世界制造和贸易的中心,还将成为世界的创新中心、设计中心和科技中心,未来的中国设计也让我们更加充满期待。
图片说明:
①红星奖至尊金奖:消防机器人
②红星奖金奖:茧—天津万通生态城新新家园零能耗会所
③红星奖金奖:山东临工LG6210E液压挖掘机
④红星原创奖银奖:太阳花LED概念灯
⑤红星奖银奖:小米手机MiOne
⑥红星奖:北京东方惠尔G型透视手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