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如何自救脱困?
  • 作者:网络转载
  • 点击数:607     发布时间:2013-01-27 20:13:12
  • 分享到:
关键词:
政府的态度是拯救光伏发电产业的重要着力点。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内光伏市场的曙光已经显现,但行业何时才可以真正实现翻身、意见如何得到切实落实,都将成为产业自救的关键性问题。近期政策:

◇3月财政部印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接入电网系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实行按距离远近和上网电量给予补贴。
 
◇4月科技部印发《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初步实现用户侧并网光伏系统平价上网,公用电网侧并网光伏系统上网电价低于0.8元/kWh,基本掌握多种光伏微网系统关键部件及设计集成技术,实现示范应用。
 
◇8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体系中将上升为重要电源,2015年我国太阳能发电将达到2100万千瓦,较原规划的1000万千瓦增加一倍多。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不过200万千瓦左右。◇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特别强调国家对示范区的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对自发自用电量和多余上网电量实行统一补贴标准。这意味着分布式发电补贴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10月国家电网公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承诺对满足条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电网,并将免费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全额收购这些项目富余的电量。
 
◇11月商务部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欧盟光伏补贴措施发表谈话。中国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11月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金太阳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对光伏发电入社区、入家庭项目,根据投资成本情况,在金太阳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补助标准基础上予以适当增加。
 
近几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 2011年,光伏系统安装量达到2.7GWp,并网发电2.2GWp;光伏组件达到21GWp,占全球的60%以上。我国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已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是继意大利和德国之后的第三大光伏系统安装国。今日中国已成为欧洲之外的最大光伏市场。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太阳每年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能高达1.05*10^18千瓦时,相当于1.3*10^6亿吨标准煤,大约为全世界目前一年耗能的1万多倍。各国将大量科研经费、人才力量投向太阳能领域,希望光伏发电成为未来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一种发电方式。2011年,全球新增并网光伏装机已经达到29.7GW,累计并网光伏装机容量达到69.7GW,各国不断提速本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中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总辐射量大致在930~2330千瓦时/平方米/年之间。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在我国已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记者日前了解到,2008年,我国并网光伏装机增量仅为45MV,而到2011年,这一数字增加到2200MV,中国正不断地从光伏发电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我国能源结构体系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他国的担忧。于是,11月初,美国对华光伏“双反”的终裁、欧盟继反倾销调查以后又对我国开展反补贴调查等歧视性不公平待遇的消息纷至沓来。对此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对处于最困难时期的光伏产业施以援手。此时的国内光伏行业在取得暂时生机的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自身问题:减少海外市场依赖、扩大国内市场;完善体系建设、增强行业监管。国内光伏产业在自救中学习发展。
 
加紧产业开拓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电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介绍现状时说,我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量近几年发展迅速,这得益于2009年3月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等颁布实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以及2011 年发改委颁布实施《上网电价政策》。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政府看到,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加剧了中国能源替代形势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于是中国把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作为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计划“十二五”及2020年光伏发电规划发展目标为累计安装量分别达到21GWp和50GWp,并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鼓励在有条件的城镇公共设施、商业建筑以及产业园内安装光伏发电系统。
 
我国有2/3以上的地区太阳能资源较好,特别是青藏高原和新疆、内蒙古一带,利用太阳的条件尤其有利。在中央明确态度后,各地方政府也随即颁布了地方政策。太阳能发电相关企业集中的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四川省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青海省更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其中,江苏省和青海省的政策最为有力。江苏省预定首先推动产业规模扩大计划,建立多个旨在扩大应用的项目,并且发布了实施地方收割上网电价政策的决定。青海省的太阳能资源丰富,此次颁布的地方政策中,大型电厂建设计划的数量最多。
 
“我国发展光伏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尽管发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尤其是近期国际市场发展趋势仍然是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因素,但总体发展大趋势不会改变。”赵玉文表示。
 
发展产业带动技术进步
 
“自2002年以来,我国光伏制造业产品连续多年以100%以上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2007年~2010年连续4年产量居世界第一,2010年产量为8000兆瓦,占世界总产量的50%。”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许洪华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光伏生产设备已经从过去全部引进达到70%的国产化率;光伏利用技术与国外差距缩小,发电侧并网光伏电站和用户侧并网系统正开始商业化推广,大功率逆变器已经实现产业化,光伏微网技术研究正在起步。
 
自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尔雷尔发现“光伏效应”,到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诞生实用光伏发电技术。赵玉文表示,“在世界光伏市场拉动下和国家对发展新兴产业的支持促进下,我国光伏制造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全球太阳电池和组件的最大制造国。”中国光伏发电产业链正在形成。
 
2011年,我国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达到 21.157GWp,占世界产量约56.16%。其中晶硅电池20.592GWp,占世界晶硅电池总量的62.2%;硅基薄膜电池0.565GWp,占我国电池总量的2.67%,占世界硅基薄膜总量1.647GWp的34.3%。据统计显示,我国排名前11家太阳电池厂商的电池产量均为晶硅电池,占全国晶硅电池总量的61.3%。2011年全国共计生产21.265GWp光伏组件(其中薄膜组件0.565GWp),占世界总光伏组件总量34.788GWp 的61.1%。排名前11家厂商生产了12.467GWp组件,占全国组件总量的58.63%,占全国晶硅组件的60.2%。大厂商是我国光伏制造业的主力,PV制造业已经形成规模化的格局。
 
“我国光伏制造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同样得到了快速、协调发展。掌握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并有所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多晶硅制造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但支撑了我国光伏制造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世界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降低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他原辅材料制造、生产设备制造等同样得到相应快速发展,对提高我国光伏制造业的竞争力以及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不管是多晶硅制造还是其他原辅材料和设备制造,就整体而言,我们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像晶硅电池和组件那样在性价比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赵玉文表示,这将是我国光伏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方向之一。
 
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重点,许洪华说:“‘十二五’”期间,为了促进太阳能发电的规模化应用,实现2015年公用电网侧光伏上网电价低于0.8元/kWh、用户侧光伏平价上网,我国必须在光伏发电的材料、器件、设备和系统四个方面取得全面的技术进步。”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今后 5年内,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侧重在太阳电池方面,要重点研究高效、低成本、超薄晶硅太阳电池和高效薄膜太阳电池的产业化技术,着力发展新型太阳电池关键技术。光伏系统及平衡部件方面,重点研究100MW级并网光伏电站、高密度区域建筑光伏系统、光伏微电网系统技术和大型多能互补光伏并网系统技术与关键设备的产业化技术。
上一页12下一页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