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国内相关制造产业的发展。风电机组的主要部件加工需要大量高效的数控机床和高端刀具,风电设备加工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床和刀具的先进性与精准性。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升级也对相关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机床设备和刀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自产关键零部件对机床提出更高要求
记者通过CWP2012了解到,为避免国外企业在整机设计、关键零部件供应等技术环节上的垄断,我国的风电整机企业自建关键零部件生产厂和通过关联企业获得关键零部件的比例不断提高。由于叶片成本平均占整机制造成本的22%,因此很多整机厂商正努力延伸产业链,新增叶片生产厂,使得叶片自产率增高。另外,发电机的自产率也较高。目前,叶片和发电机已经成为航天万源、南车风电、湘电风能、东方电气、三一电气、金风科技等整机制造商的自产关键零部件。
整合利润率较低的零部件生产能力,对于大多数仅在风电整机制造领域“摸爬滚打”的厂商来说,风险较大。例如成立于海外的某整机企业,就曾因为风电机组中发生批量自产齿轮箱故障,需要更换数千台齿轮箱而与其他企业合并。因此,尽管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并非全部精密加工制造范畴,但在逐步实现规模化制造过程中,对于机床工具及工艺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
Wetzil Engineering公司风电叶片设计主管李建泰举了一个例子,为了增加发电量,同时在相同土地面积上尽量提升发电效率,风机叶片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大,加大尺寸后且保证质量和可靠性,这对叶片、发电机等部件的设计以及加工制造提出更高要求。据介绍,这种大型叶片的加工,需要数控铣床,此类机床属于大规格轻型非金属五轴加工机床,尽管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功率和扭矩也小,但对机床切削速度的要求却很高。此外,主轴、风轮和塔架均为大型构件,加工难度大,需要专门设计专用的机床设备,且兼具高速、高效、智能化、柔性化、CAD/CAM自动转换、自动检测、误差补偿和故障自动诊断等多项先进功能。
而对于支持大型叶片的风电机组发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则需要大规格卧式车铣磨复合机床,要在传统卧式车床的基础上增加铣削和磨削功能,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加工。电机定子制造需要立式车铣磨复合机床,特别是定子下线槽的加工,要在传统立式车床的基础上增加铣削和磨削功能,也同样需要实现一次装夹加工完成。
进口零部件加工机床受青睐
风电机组的标准运行期为20年,而一些质量达不到标准的零部件可运行时间或许根本不到20年。在CWP2012上参展的相关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均表示出风电设备对机床工具等先进加工设备的强烈依赖。
近年来,随着风电机组制造设备向国产化方向发展,很多国内机床厂商均自主研发出了加工大型风电机组核心部件的机床。但是许多“填补空白”的新产品仍局限在实验室里、展览会上,在市场上很少见,“重产品开发,轻产业化”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机床行业满足风电产业快速发展需求能力的提升。
尽管在某些大批量、成规模的风电机组零部件实际加工中会使用到不少国产机床,但一些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却表示,在风电设备如变速箱加工中,数控落地铣镗床、大型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成型铣齿机和数控成型磨齿机等都是当前机床行业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高端设备,在对于这些种类机床的选择上,他们比较青睐国外进口的技术先进的高端产品。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吴凯告诉记者,目前金风科技对最核心的控制系统进行自主研发和生产,而为其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商主要集中在齿轮箱、轴承制造方面,格里森的机床是在齿轮加工方面最为著名的,Lidkoping是专业的轴承专用磨床制造商,在选择加工设备时较多购买的是这两家公司的机床。风电整机制造厂商强调对于高端优质进口加工设备的“偏好”,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其加工要求的提高和对加工件质量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