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敦力公司不久前以8.16亿美元完成对康辉控股(中国)公司收购后,紧接着又“马不停蹄”购买了深圳先建科技公司19%股权。这让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众多企业“吃惊不已”。
业内专家分析,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入实施,家用医疗器械、基层医疗器械等预防保健类产品的市场前景向好,外资看好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纷纷竞相追逐。
市场潜力巨大
有研究显示,2007年,我国已经走过代表人口结构转变的“刘易斯拐点”,意味着老龄化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5.6%上升到2010年的9.3%。到2025年和2050年,这一比重将分别达到12.6%和19.6%。
人口老龄化将直接刺激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需求容量。
另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率为23%,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到2015年,中国整个医疗仪器与设备市场预计将翻一番,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0%~30%。
医疗器械行业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除了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刺激外,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更是为其提供了良好发展契机。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仍在持续,并且建设重点已经开始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据了解,新医改明确指出,国家将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未来几年,二三线的县城、乡镇的基层医疗机构将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重中之重,包括中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经估算,新医改期间,每个县医院的设备投入将达到523万元,较2004年~2008年期间不超过150万元的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提升近3.5倍。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许玲妮称,国家新医疗政策的实施激活了低端医疗器械市场,将提高低端医疗器械的使用率,同时,我国现有的医疗器械将进入集中更新时期,这些都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形成利好。
外资加快布局
“医疗覆盖率提高,社会老龄化、医疗器械进入集中更新期等因素叠加,将大大刺激需求的释放,这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以及企业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国外相关厂商加速对此领域进行重点布局。”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田思雨称。
资料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披露并购案例共计5起,披露的并购金额96.4亿元,无论案例数或资金规模,均较2009年、2010年有大幅增长。
而2012年1月至10月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披露并购案例为9起,虽然并购涉及的金额83.7亿元照比2011年有所回落,但并购案例数目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00%。外资已经加快了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
据了解,今年7月,全球最大的微创外科内窥镜设备及器械制造企业——德国医疗器械企业卡尔史托斯公司斥资6亿元在上海建立综合性基地后,世界第四大医疗器械企业柯惠8月宣布,斥资4500万美元的医疗研发中心在上海投入使用。
事实上,跨国企业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柯惠医疗并非首例。不久前,通用电气就斥资8000万美元在成都建立专门研发医疗器械的研发中心,并表示希望借此能为其医疗器械的开发带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