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电动汽车前景不明 动力电池企业成“僵尸”
  • 作者:网络转载
  • 点击数:570     发布时间:2013-01-27 20:18:14
  • 分享到:
关键词:
近日,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给上游动力电池从业人员带来了一丝曙光,但却无法清除笼罩在整个行业上的阴霾。

“动力锂电池企业现在是处于‘僵尸化’状态,要资金没资金,要订单没订单,在原地走不动。”深圳一家电池技术公司的总经理戴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整个行业的现状。

举步维艰

戴先生所在的企业主要从事消费类电池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对于动力锂电池“这块大蛋糕”,戴先生称他们只是关注,不敢盲目投入。

他说,目前进入动力锂电池的企业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看中这个市场,想做出成绩,但低估了它的技术难度,高估了整个市场的接受度”;另一种是“本身就没想做电池,只是想利用这个概念向地方政府要地、要贷款,然后建厂房,买一些陈旧的设备,没真想做。”

“传统锂电池企业向动力电池业务进行拓展的其实很少,因为市场对电动汽车车用电池的技术难度和所需的巨大资金投入都有清醒的认识。动力电池领域很多都是新进入的企业,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戴先生介绍说。

但“无畏”进入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企业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却并不顺畅。2009年,纺织领域的华芳纺织(5.02,-0.01,-0.20%)突然入主江苏力天新能源有限公司,借此切入新能源领域。

而据今年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华芳纺织锂电池业务仅获得收入7.8万元,目前公司锂电池仍只有一条生产线投入生产。

一位匿名的江苏力天内部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虽然公司对外宣称是专业生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企业,但到目前为止该类电池并未真正实现生产。“动力电池前期投入大,研发经费需求高,加上没有市场,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根本难以维系。”

而于今年在纳克达斯上市的国内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比克电池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280万美元,同比下滑29.8%,净亏损1560万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410万美元。

“比克是典型的受动力电池项目拖累的企业,2008年它决定在天津投资动力电池项目前,比克的发展还是不错,特别是在消费类电池市场上的发展势头强劲,但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的决定给比克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加上近年传统领域如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等业务的衰退,想给新项目输血也无力。”有5年动力电池从业经验的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对新能源领域较为关注的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吴辉,在谈及整个行业的现状时认为,像美国A123这样的行业翘楚的破产,表明整个行业的状况不太理想。

需求不旺成主因

记者接触的多名业内从业人员对造成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现状有较为一致的看法,他们均认为,下游市场尚未打开是造成目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

上一页12下一页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