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王永题为“低碳生活和品牌人生”的演讲实录:
刚才两位经济学家都在战略上进行了探讨,我要结合自己的个人生活与大家探讨一下低碳生活。我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也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3级的EMBA和北京大学学生创业联合会的副会长,在此请允许我以北大学子的身份代表北京大学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艾勒曼先生让我们了解到全球经济复苏和低碳生活的关系;方教授告诉我们低碳是方向,是机会,但是要处理低碳和信息的关系。去年我曾经访问过日本,日本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其实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假象,并不是像我们所说的那样。
方教授刚才提醒我们不要被人忽悠,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们非常敬仰的一家企业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三鹿”,我希望大家有所关注。因为巴非特、政府和比亚迪之间成为恶性循环,而且比亚迪汽车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环保汽车。
现在我讲讲自己的有关生活。首先我是非常低碳的人,从我的头型就可以看出来,我每天不用花很长时间洗头,不用洗发水,从头到脚都是低碳的。我曾经在24岁时去北大演讲时被人误会说我很年轻,不超过40岁,让我非常受打击。但是我做的事情让我越来越有信心,这就是顺风车。
我是中国顺风车和拼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2008年—2010年,我连续三年向全国“两会”和北京两会提议“倡导顺风车”提案,包括去年在上海出现“顺风车钓鱼事件”时我也曾经撰文,批评上海市政府,我的题目是《这是上海的耻辱》,我提议上海市政府应该出来道歉,为当事人伸冤,非常庆幸的是上海市政府接受了我的提议,当然我不确定是受了我的影响。
我是湖南邵阳人,也是全国青联委员和湖南省青联副主席,现在主要做的是品牌。
我在北京待了15年,做了三件事情。一是用十年时间把一个人的设计公司做到全国最知名的平面设计公司之一。二是成立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成长的NGO组织。我的愿望是通过帮助中国自主品牌群体性崛起,为中国赢得更多尊敬。中国经济像只庞然大物,就像老虎一样,看起来具有王者风范,但是现在它们都在动物园里,而且去年还饿死了十几只老虎。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品牌,而品牌是经济价值所在。每台售价499元的ipad,其成本仅为219.35美元,利润约279.65美元,而富士康的组装费用仅为11.2美元,除去人力成本和其他费用,利润少得可怜,无异于针上削铁。
在谈顺风车之前,请允许我先说说品牌中国。这是我们在国家体育馆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品牌节的照片。现在中国品牌节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关于品牌方面的活动。今年第四届中国品牌节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我也非常诚挚的欢迎在座各位出席今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品牌节。品牌节是每年8月8日,也为了低碳,让大家轻松的记住这个时间,我们借助了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
这是我的儿子,叫王一品,意思就是一心一意做品牌。我的榜样是萨马兰奇和施瓦布,这两位是我非常敬重的英雄,一位使奥运会起死回生,而另一位创办了达沃斯论坛。我的理想是“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这是我一辈子愿意做的事情,中国经济是否真的崛起,就要看中国品牌到底有多少。现在全球一百大品牌,中国一个都没有。这是品牌中国的标识,就像中国的脸面。日本首相曾经说过“丰田是我的左脸,本田是我的右脸”,当然,现在左脸有点肿。
这是关于顺风车的有关报道,我要重点给大家讲讲顺风车,也就是拼车。顺风车,顾名思义,就是顺路免费搭别人。我从1998年到现在累计搭载超过一万人,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开车确实是很大的浪费,而且是很有罪恶感的事情。在国外,无论是美国、欧洲、新加坡,包括宝岛台湾都在倡导和鼓励顺风车。
我在初中二年级曾经读过一篇英语短文《一门新兴的职业》,文章中介绍每天会有人打扮的光鲜亮丽,跑到路上拦汽车,坐着汽车到城里转一天再回来,车主还给他钱。后来才知道,因为这是一个欧洲国家,它不准富豪们一个人开车上路,只能两人以上的人才可以上路。大概在二十年前欧洲就有这样的理念,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车满为患,但是80%的车只坐了一个人,占用了80%的道路资源,80%的废气排放,80%的停车位,但只搭送了不到10%的人。这是多么巨大的浪费,这种浪费让我痛心疾首,每天都是为这个事情夜不能寐。
我在今年参加了一个评选,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本来是给别人评选的,但是今年我主动参加了评选,就是由中宣部、环保部、团中央等七部委举办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我现在是提名人,希望能成为候选人。我想通过本人的经历告诉大家,不要一个人开车,一个人开车真的非常浪费。
我是从1996年来北京创业,在两年以后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红旗车,那时就开始搭别人。其实我的太太也是开顺风车搭来的,我在学车的时候,有一次学交规下课后看到一个女孩当时要出去打车,但是人太多打不着,她一个人在那里打电话很着急,我就跑到前面打车停到她旁边,我说我带你一段。当时她从头到尾看了我好几眼,最后终于咬咬牙上了车。但实际上那天她住的比我远,我是搭她的顺风车。
实际上开顺风车是非常开心的事情,我每天通过搭顺风车遇到不同人,包括孩子、老人、官员,而且每天通过与他们交流,学到很多东西,学到在我工作中、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顺风车的好处显而易见,节能、环保、减缓交通压力,最重要的是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我每次搭车人家都问我为什么,还有人说我有病。这样的事情天天在发生,但是我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我这个人就像一个气球,我拒绝十个人,每个人拒绝我,我就放一点气,最后气快没有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上来,他给我很大的鼓励,我的气又满了。
在十多年的过程中我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安全问题。现在顺风车最大的障碍有两点,一是安全问题,二是对出租汽车的冲击问题,对于这两点我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首先说出租车的问题,出租车搭载的人都是出没没有规律的人,或者是临时到新的地方办事的人,而不是长期在同一条路线天天打车上下班,我们调查的数据时顺风车对出租车带来的影响大概是7%—9%,这是可以接受的。其次关于安全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保险问题解决,也可以通过事前契约的方式解决。我想这些问题在全球都会遇到,人家都能解决,我们为什么不能解决。
借助今天这个宝贵的机会,我号召所有EMBA的校友们不要一个人开车。当然,我的方式与大家不太一样,我不建议大家像我一样学习。我的方式是每天搭不同的人,在搭车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建议大家同住在一个小区的有车族,找到在一起上班的同伴,然后轮流开车上班,比如有四个人在一个地方上班,那么大家每个月只要开一周的车,省钱,省力,还省车,何乐而不为呢?与此同时,原来路上跑的四辆车变成了一辆车,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呀!
大家都知道顺风车的好处非常多,但是为什么现在顺风车难以推行?根本原因在于行政管理机构不作为。他们天天就是修路,增加所谓的交通投入,但是却没有从人们的内心深处解决问题。要解决中国的交通问题根本原因是减少车辆出行率,中国汽车保有量在全球比起来根本不算高,但是为什么这么拥堵?是因为国外平时不开车,而只有到周末度假才开车旅行,而我们每天都要开自己的车。如果能通过顺风车的方式把使用率降下来,中国的拥堵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人家好不容易有钱买车了都愿意开,但事实上是所有人都渴望着与别人共同分享,至少我做过非常多的调查,很多人非常愿意把自己的车与别人分享,但是坚持三天却坚持不了,是因为受不了别人的白眼,乘客也不敢搭,害怕被抢劫。但是这十年我也从来没有被抢劫过,包括上海钓鱼事件时,我说“老天,保佑我被钓一次鱼吧”,但是一次也没有。
我现在分享一下低碳生活的“三心二意”法则,我认为这个法则放在任何地方都是有道理的。
“三心”的第一心首先是下决心。温总理下定决心,告诉我们低碳排放量减少多少,但是下决心只需要一分钟时间。
当然,光下决心还不够,还要树立信心,而且是来自科学的分析。我想温总理的决心一定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之上的。实际上,导致大多数城市交通拥堵的只是10%—15%,如果减少这些车辆,我们的交通状况是非常通畅的。为什么不能把80%的车由一个人开变成每辆车两个人坐呢?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但是我和北京市政府或有关部门交涉时,他们总是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我。现在他们被迫接受,因为北京的交通已经非常堵得不成样子。我在13年前就提出了这个想法。所以信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要进行理论分析,理性的建立信心,不能够盲目自信。
最后是有耐心,低碳生活是有耐心的事情,绝对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我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而且有一些影响力,就是因为我坚持了13年。我搭载了一万人,这意味着接受了十万人的拒绝和二十万人的嘲笑,但是这个嘲笑是非常值得的。
“二意”的第一意是诚意。我认为低碳生活不应该成为一种自我标榜的口号和形式,而是真正从我做起,诚心诚意地做。第二意是创意,低碳生活方式要让别人能够接受,它要有创意,需要人们非常开心、愉悦的接受。
我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北京市政府在高峰期时免收高速费,这样会有传达几种信息,一是政府支持,二是确实节省不少费用。光荣又能省钱的事大家肯定会做!我倡导的低碳顺风车生活就是因为坚持了这“三心二意”。
把自己当成主人,你终究会成为主人,把自己当成客人,你永远是客人。而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是谁?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我们怎么样保证幸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一起来探讨的。
最后,还是回归我的专业。我是研究品牌的,“品牌兴则中国兴,品牌强则中国强”,希望大家都来支持中国自主品牌!每年8月8日的中国品牌节非常希望各位同学、各位老师能够出席。
我的名字叫王永,是做品牌的,意思是永远姓王,所以叫王永!
从平凡到非凡,做永远的王者。再次感谢各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