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方德巍、江苏煤化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冯孝庭等专家指出,传统煤化工能耗高、污染重,二氧化碳排放多,确实有悖于发展低碳经济。但以清洁煤气化技术为龙头的新型煤化工产业,能源利用率高、资源利用充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少,与发展低碳经济是相通的。尤其是多联产技术应用后,新型煤化工单位产品能耗往往要比传统煤化工降低20%以上,“三废”排放减少一半以上。如果加以科学设计与管理,还可实现“三废”的资源化利用甚至“零”排放。
专家们还介绍,目前,包括日本、中国、美国等一些国家正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反应生产甲醇技术,并已经有所突破。其中,我国已经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非金属催化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日本三井化学公司正在大阪建设1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示范装置。这项技术一旦实现工业化应用并与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结合起来,将彻底改变人类能源消费结构与模式。届时,人类可以通过收集、捕获电厂、化工厂及地下深埋的二氧化碳,与海水电解获得的氢气发生反应生产甲醇,从而把人类带入“甲醇经济时代”,以彻底摆脱石油枯竭的威胁。
“如果说‘甲醇经济时代’还比较抽象、距我们还有些遥远的话,煤化工的主要产品——煤基醇醚燃料不仅是清洁燃料,而且是现阶段应对石油短缺、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减少汽车工业发展对环境影响最理想、最现实可行的过渡能源和替代燃料。”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这样对记者说。
据倪维斗介绍,醇醚燃料的许多性能指标,不仅不亚于传统的汽柴油,甚至还优于汽柴油燃料。从国家机动车排放重点实验室对M15、M100甲醇燃料汽车和汽油车(使用93#汽油)上线检测的结果看,三种燃料车的常规排放(主要检测项目为一氧化碳、碳氢、氮氧化物)均达到了国Ⅳ标准要求,但其非常规排放(主要检测项目为苯、甲醛、甲醇、丁二烯)检测结果显示:M100燃料车未检出苯、丁二烯、多环芳烃和铅等致癌物和甲醛,M15燃料车尾气中的苯、甲醛、丁二烯等有害物质明显低于93#汽油车。可见,此前人们一直担心的甲醇燃料“毒性”问题,事实上比汽油还低。检测结果还表明,甲醇汽车排出的二氧化碳也比汽柴油车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