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在2008中国软件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高素梅副局长表示,2008年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包括电子信息行业的增速,都处于平缓的态势,但软件行业一支独秀,增速保持在30%左右。
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软件企业沉着“应战”,依托信息化和内需市场,在逆境中高速成长,行业结构及行业布局不断调整,产品种类不断增多,软件服务化趋势明显,软件出口快速增长,已成为拉动整个电子信息行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软件行业发展良好
今年,我国软件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来自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11月我国软件行业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是软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前11个月,软件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累计完成业务收入6977.3亿元,同比增长30.8%;其次,行业结构不断调整,软件服务化趋势明显。软件技术服务增长迅猛,前11个月累计完成收入1239.7亿元,同比增长38.6%;再次,软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前11个月,我国软件出口125亿美元,同比增长50.3%,但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增速呈下降趋势,前11个月完成出口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增速比三季度下降2.1个百分点;最后是效益保持稳定增长,增速有所下滑。前11个月,我国软件行业利润总额达到632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比1到8月低6个百分点,比软件行业收入增速低2.8个百分点。
对于软件行业的现状,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胡昆山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金融风暴影响全球,软件行业也会受到不利的影响,但是从发展的态势来看,软件行业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业务今明两年仍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说明软件行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
依托信息化与内需抵御金融危机
软件行业在2008年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与其依托信息化与内需抵御金融危机是分不开的。
今年11月,国务院发布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对扩大国内需求、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大意义,这也给众多软件公司带来了利好。相关机构认为,今年软件行业收入同比增长速度将继续增大,收入结构增长的趋势不变,软件技术服务继续保持领先增长,区域收入结构及增长趋势仍会持续。
目前我国信息化水平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信息化率仅为10%,与发达国家60%的信息化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信息化主要向两方面推进,一是向尚未实施信息化或信息化水平偏低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推进。另一方面,国内大中型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但这类企业的资金较为宽裕,有能力拉动软件消费。
以用友为例,用友推出了“中国企业转型加速器”计划,内容包括企业“过冬”管理包、企业信息化人才“冬训”计划、老客户关怀计划等,帮助国内企业度过“寒冬”。12月份,用友软件还与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北京电视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福建新华都集团等大企业签约,佳禾食品、山东烟草等也与用友软件再签深度应用协议。这让用友有了充足的能量抵御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