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度本报首篇社论《一个伟大社会的动力与基石》中,我们曾这样写道:“2008年,一个新的年度,承接着旧岁翩然而至。表面上看,这个年度的到来,如往日一样寻常而平静,但是在平静的表面背后,却有一种无法遏制的激情与力量正在涌动,正在生长。”
转眼间,2008年即将成为历史。经过了360多个日日夜夜,这一年,几乎给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所有能够感受到的激情与力量的确“无法遏制”,以至于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历史由每一个事件构成,与每一个细节相关,但毫无疑问,大历史的主要骨架依赖于那些重要的、关键的历史叙事。惊天动地的某个瞬间,改变的往往不只是当时,而可能涉及此后的漫长岁月。
本报今天遴选出了CBN 2008 TOP 10(国内、国际)(见A10与A11版),选择的标准自然是基于我们的认识和判断。可以这样说,在个别新闻事件重要程度的评价上,或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总体而言,这些新闻具备了成为历史史实的必要元素。一些事件,比如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甚至富有史诗一般的震撼力。
回顾这20个国内国际新闻,不难发现,有些事件是充满了亮色的。2008年夏天,奥运盛会在北京举行,成就了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共同的狂欢;2008年秋天,海峡两岸“三通”框架的大体建成,为实现两岸和平愿景及增加民众福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外,美国迎来了首个非洲裔总统——高举“改变”旗帜的奥巴马也给了人们许多想象的空间。
回顾2008年,也要看到,在这一年中,我们曾经历了巨大的悲痛——汶川大地震夺去了8万多人的生命,人民共和国为之下半旗志哀;在这一年中,我们也体验了经济大变局的冲击——源自华尔街的金融大动荡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无论对于中国经济还是对于世界经济而言,经济下行的压力都还在继续蔓延;在这一年中,我们还为食品安全的漏洞而深深地触动——“三鹿”事件中,不仅众多儿童的健康受到了伤害、整个中国乳制品业大受打击,也直接导致“三鹿”这个知名品牌走上破产之路。
此外,2008年中,区域冲突正在加剧、一些声名赫赫的国际大投行轰然倒下,以及美国汽车业等待救赎等全球瞩目的新闻事件,也都在说明着这样一个现实:人类的发展正在经历着一场严峻的挑战。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种种难题,就如同存留于人们心中的那些永恒的希望与梦想一样,如影随形。
这意味着,不平静、不平凡的2008年留下的,既有梦想,亦有失落;既有狂欢,亦有悲痛;既有前进的动力,亦有艰巨的挑战。当2008年戛然而止,又一个新年即将来临之时,我们深切地感到,告别2008年走向未来,必须正视挑战,迎接挑战,超越挑战。
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来就是一部不断面临困难,又不断解决困难的历史。有些时候,艰难局势会令人气馁、沮丧,但更多的时候,逆境往往也会激发人的斗志,倒逼出一种“过坎”的精神。
对于依旧处于转型阶段中的中国而言,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难题聚集在一起,压力不轻。在经济层面,保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考验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就业的形势较为严峻,特别是农民工与大学生两个群体的就业问题,矛盾更是凸显;在能源、环保和气候方面,罗马俱乐部很多年前发布的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中警告的诸多问题,中国同样须力求避免陷入困境……
无疑,中国将直面挑战,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承诺。当极不平凡的2008年即将进入历史之时,直面挑战便是对于新年、对于未来的承诺。我们也相信,要直面挑战,主题词将是“信心”、“奋斗”,以及“改革”等。在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未来的中国人还是要以饱满的信心,以奋斗者的姿态,去深化改革,去探索走向繁荣之路。
告别2008年,我们直面困难,迎接挑战,对于中国来说,如是,对于世界来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