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机械安全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作者:路艳艳
  • 点击数:602     发布时间:2013-04-25 15:36:35
  • 分享到:
虽然近年来,国内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安全意识有所提升,但对比国际同行,许多专用机械安全市场仍处于初级开发或未开发的阶段。
关键词:

虽然近年来,国内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安全意识有所提升,但对比国际同行,许多专用机械安全市场仍处于初级开发或未开发的阶段。

 

目前在国内,汽车、大型机床等一些领域安全意识较强,但一些小型机械设备,如小型的冲压台,以及印刷、包装机械等轻工行业对于机械安全问题并不是很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目前国内没有相关法规或者其执行力度不强。但其实这些机械设备都是存在一定的操作危险性的。

 

我国包装机械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企业不知道国家在机械安全方面的要求,其中不乏一些大型企业。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包装机械企业为降低成本想方设法节省材料,一些安全装置被认为没有必要而省略,认为只要机械性能满足用户要求就行了,根本不考虑安全隐患。

 

纺织机械行业也存在类似的状况。据数据显示,目前纺织行业中由于机械产品所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量的70%~80%。但目前,机械安全还没有引起纺织机械企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为保证产品安全性而需要投入额外资金时,企业通常视之为负担。绝大多数用户在购买设备时看重的是产品的用途、价格和质量,安全问题常常被忽略。

 

这与国内的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缺乏执行力不无关系。据了解,我国各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共制定了100余项机械安全标准,这些标准为避免和减少机械安全事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贯彻执行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国内机械安全标准的贯彻力度不够,企业因为标准的要求会增加成本而没有积极性,政府对于机械安全标准的贯彻执行没有强制性办法,缺少对机械设备安全的专门监管。而标准的协调性也不够,机械安全基础类(A类)、通用类(B类)标准与C类(产品类)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为相当一部分C类标准没有贯彻A、B类标准中的有关安全要求。机械安全标委会与其他机械产品类标委会同属并行的技术委员会,机械安全A、B类标准与C类标准的协调涉及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内容,而目前我国缺少这种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协调机制。目前,对机械安全系统性研究还比较欠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而且。我国缺少类似于欧盟机械指令的带有法规性质的文件,以其统领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

 

而在国际市场,关于机械安全要求的各种法规却已经成为了国内机械设备制造商的一大阻碍。欧盟的CE认证中均有关于安全性的规定,不符合其规定的机械设备将不能获得这张出口欧盟的通行证。与此同时,各类针对专业机械的指令也在不断生效。如最新版机械指令2006/42/EC, IS011111《纺织机械安全要求》、IS09902《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纺织机械的CE认证将以修改后的IS011111、IS09902系列标准为依据,成为机械制造商进入欧洲自由贸易市场的通行证。

 

近年来,国内机械安全相关标准的完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以有效引导国内机械制造业不输在国际市场的竞技场上。

 

机械安全标准是其中子课题之一。针对压力机、起重机等事故多发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将加快制订专业机械安全标准;并将重点研制安全特征与参数、安全防护装置、与机械安全相关的人类功效学要求等领域的机械安全标准,为专业机械设备的安全标准提供技术支撑;还将分析研究“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系列国际标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评价方法,使设计人员能够按照标准,设计出“本质安全”的机器,尽可能消除或减小机械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种风险。

 

相信国内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带动机械安全产品市场的热潮继续。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