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工业报
“2012年芬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已达到32%,是欧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们的能源战略是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到38%。”日前,芬兰就业和经济部部长简在赫尔辛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芬兰拥有着广阔的田野和低洼的草地,茂密的森林和形态各异的湖区。在这个四季交替的国度里,芬兰每年的温差可以达到80摄氏度以上,尽管在这样严酷的气候条件下,芬兰却依然是一个以高科技、环保和大力发展新能源而闻名的国家。
木材是主要燃料来源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有三分之一的国土处于北极圈内,既没有煤矿,也没有石油,除了森林和湖泊外再无其他可供大规模开发的资源了。
那么对于这么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而言,哪种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最大?核能、风能、太阳能?答案都不是,到目前为止芬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燃料来源是木材。
“在芬兰,80%的可再生能源是作为林业的副产品产生的”,简对记者坦言,从芬兰现有的能源结构来看,大约有23%的能源以木材为燃料。
与不少北欧国家相比,芬兰的能源分布更具特色,尤其是对木材燃料的使用。对此,简对记者表示,芬兰拥有世界领先的造纸产业,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有鉴于此,芬兰将不能用生产纸和纸浆的部分树木,用作可再生能源的燃料。
较之芬兰,邻国挪威和瑞典的能源消耗却不是依靠木材和石油,而是依靠于水力发电。尽管芬兰拥有近二十万个湖泊,然而像瑞典电站规模的水电站在芬兰确没有建设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芬兰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没有像挪威和瑞典那样有较大落差的地形优势。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近年来芬兰政府也在通过补贴市场差价的方式,促进芬兰风电产业发展。
“2011年芬兰的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99兆瓦,2012年为288兆瓦,其中2012年共有风电机组163台。”芬兰技术产业联合会顾问PatrickFrostell对记者说,“芬兰风电装机容量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2500兆瓦,2013年在2012年的基础上至少再建125兆瓦。”
除了风电以外,记者了解到,目前芬兰共有4座核电站,第5座核电站预计将在2013年到2014年建成,第6座则可能在2020年投入使用。按照芬兰工业能源委员会的设计,2050年核电将提供芬兰40%的电力,水电和风电将平分秋色,各达到13%,热电联产几乎会提供20%左右的能源。
新技术浮出水面
对于芬兰而言,能源安全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久的将来仍然可能会面临自身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对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这一问题,芬兰就业与经济部负责人JuhoKorte鄄niemi对记者表示,“到2020年芬兰预计将投入数十亿欧元用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据了解,芬兰为了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和确保新技术的开发,政府正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于创新型企业,政府不仅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且对这部分创新型企业的大小、厂区选址也没有任何限制。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芬兰政府在企业研发方面针对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还提供了不同的支持机制。”中芬金桥创新中心客户服务经理陈适停对记者说。
在研发早期,主要通过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Tekes)作为一个主要机构,发起相关课题项目让企业申请,通过发放贷款或者是补助的方式对需要扶持的领域提供支持。同时,企业也可以自己提出课题,随时向Tekes申请研发基金的支持。
在后期阶段,芬兰创新基金(Sitra)、Finnvera以及芬兰工业投资公司(TESI)将为企业的后续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当企业进入到商业阶段,芬兰政府则通过各地的经济,交通和环境中心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创业支持,如培训,人才招聘,业务咨询以及国际化等。
可以说,芬兰对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创新的投入,近年来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尤其在废物转换成能源领域都拥有非常好的专业技能。
芬兰造纸业巨头芬欧汇川就发现了一种低成本的方法,用以从制浆残渣粗妥尔油中提炼车用生物柴油。该公司开发经理赫利劳莫拉表示,“这种生物燃料完全是可持续型的,因为我们的原料并非来自于食物链,而是来自于已经送去工厂制浆的松木。”深色的粗妥尔油被从制浆过程中所产生的皂质残留物中分离出来,然后运送到生物炼油厂,在化学反应器中进行提纯和氢化,并最终被提取出来制造纯净的液态烃。
JuhoKorteniemi向记者介绍,目前美卓公司、富腾公司和VTT公司已联手探索出一种生物油技术,这个叫热解的技术可以用来生产生物油,所生产出来的生物油可以用来代替燃料油和其他的矿物油成分,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西班牙记者兼外交官安格尔卡尼维特就曾再其著作中表达过芬兰人如何热衷于技术创新,或许正是因为芬兰人对创新的热情和芬兰政府对科研的重视,芬兰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才得以不断发展。(记者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