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我本人关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两会就能解决而且就能初见端倪的,我们必须耐心地等待各种政策和细则的出台。然而,两会还是给了人很大的信心和鼓舞,的确是一次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大会。会议围绕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我国应对挑战、保持发展的经验,分析了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对我国发展构成的挑战,充分肯定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并明确指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立足新起点,形成新优势;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注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创造发展条件;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倍加珍惜和维护团结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这,的确凝聚民心。
尤其让人欣慰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将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资金,中央拟投入120亿元提高教师待遇,科技投入1461亿元 ,比去年增长25.6%,就业投入420亿 元,城镇将新增就业900万人,医疗拟投入资金2930亿元,比去年增长17.6%。 这些活生生的数字如能逐步落实,对于国家稳定、安慰民生和刺激发展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然而,我还是赞同一些有识之士的见解,4万亿元的投入,还是要大力向农业、教育和科技倾斜,要不惜在农村投巨资,大力兴建公共设施,修路、通电、通讯、兴办教育,发展服务业,整饬卫生,完善医疗设施;拆巨资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大力奖励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些措施不仅能大力改善农村面貌,让农村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地方,可以长远地拉动消费,而且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局面,彻底消除城乡差别,促成劳动力的正常流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中国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敢于在科技上投入,越是要奖励科技创新和发明。没有科技上的强大,没有知识产权上的富有,国家谈何强大,民族如何振兴?!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有明确的态度、得力的措施和大量资金的投入。
那么,要实现4万亿资金的高效运转和行业振兴规划细则的科学制定,有一个重要决策就是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其实只是大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此时已到了必须选择的时候。因为对外开放遇到了山重水复。对内开放是全面对开放,是深层次的开放,首先是制度的开放和执行过程的开放,同时也是信息的开放,决策程序的开放和言论的通畅。
如果对内开放和对内开放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未来的10年,我们将不再有大的忧虑。正如《南方周末》3月15日的编者按:对内开放,振兴中华。这是我的梦想,也是大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