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铣床分会秘书长魏而巍在点评本届展会铣床行业产品时表示,智能化的提升,在本次展会展出的数控铣床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除了以往高速加工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数字化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持续进步之外,行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更为明显。
4月22-27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3)在北京举行。本届展会以“创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通过产品展示和各类配套活动,进一步凸显“创新”的重要性。本届展会看点颇多,其中生产线制造技术和应用领域的新进展、加工中心更贴近市场需求、精密机床进入微纳时代、智能技术的应用、机床机器人集成的良好应用前景等均引人关注。行业专家对展会展品、技术趋势的点评和梳理,不仅更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还可使读者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本届展会上展现的机床和技术趋势。
智能化、精细化助国产争夺中端市场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铣床分会秘书长魏而巍在点评本届展会铣床行业产品时表示,智能化的提升,在本次展会展出的数控铣床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除了以往高速加工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数字化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持续进步之外,行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更为明显。随着我国人力用工成本的上升,生产线中机床与机器人的集成成为大势所趋。从展会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动物流输送、机械手、机器人、加工单元、自动生产线等都已成主流趋势。而在数控系统和控制方面,企业也加大了研发力度,自动调整干涉防碰撞功能、断电后工件自动退出安全区断电保护功能、加工零件检测和自动补偿学习功能、高精度加工零件智能化参数选用功能、加工过程自动消除机床震动等功能都已经进入了实用阶段,极大促进了国产机床企业在智能化方向的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车床分会副秘书长陈洪军在走访车床企业时也感受到了智能化给车床企业带来的推动作用。例如,高速高精与多轴加工成为数控车床主流趋势,纳米控制成为高速高效潮流,智能化加工与检测功能不断介入,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机床预测装置的引进,机床误差检测及补充技术发展较快,最新的CAM/CAD对多轴、多任务数控车床提供了支持等均出现在了国内车床企业的展品之中。
不过魏而巍也提到,2012年,不少国外企业向中低端产品进军的步伐明显加快,也挤压了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在展会上也可以看出,国外企业价格在40万~60万元的立式加工中心,100万元左右的卧式加工中心的展品明显增加。这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从展会上国外品牌放低身价的表现来看,未来竞争最为激烈的区间将集中在中端产品上。不过目前也有部分企业在该领域做出了成绩,如宁江机床、昆明机床、沈阳中捷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魏而巍分析,这些企业能够抢占市场的主要原因是:追求精细化制造,着力提高装备工艺含量的制造,在机床的安全、环保及人性化等环节上具有特点,这些都值得行业内其他企业借鉴。
而在车床行业,陈洪军也表示精细化是目前众多车床企业应对行业低谷的主要办法。据他介绍,在精细化中,车床企业在展会上展现出了两大趋势:一是一些企业已经逐渐深化和拓展“专精特”理念的外沿,不仅通过“由多转精”修炼内功,同时将“专”从原先的专机,拓展到了一款或一类产品,通过抠细节、精细化等手段提升产品专业的程度。二是部分企业采取 “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品牌产品的发展。这两类企业殊途同归地将提升聚焦在了精细化上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由此可见,精细化是目前国内企业生存的一大法宝。
突破功能部件局限成重型机床发展态势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型机床分会秘书长徐宁安对本届展会重型机床产品进行点评时表示:在CIMT 2013上,展出了数量众多的重型机床展品,在品类、技术水平等方面都超过了以往,虽然在功能部件方面尚有瓶颈需要突破,但在设备智能化和宜人化方面已经形成了大趋势。
据徐宁安介绍,目前重型机床的主要用户为航天、航空以及船舶领域。这些领域的需求设备特点一直以高档、快速、高精度为主。由于他们对重型机床技术的直接需求影响,目前四轴以上联动的产品、复合型机床成为了国内外重型机床厂家的主要发展方向。不过在这方面,国际品牌明显要好于国内品牌,国内品牌产品虽然已经可以研制出四轴联动、复合型机床,但产品的成熟度方面还有待提升。不过去年重型机床行业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武重在天津交付使用的四台重型设备,就打破了世界重型机床的极限纪录。
从技术层面上看,今年展品突出的特点是各个企业都开始关注“宜人化”,人机对话、自动化、环保材料、油污处理、外观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外观设计上,众多企业已经在提升精度、速度之外,开始关注产品的艺术性,这将成为未来重型机床发展的一个亮点。
同时徐宁安也提到,功能部件方面的短板也使得我国重型机床行业呈现着一种“香蕉型”产品的状况,这已成为目前制约重型机床发展的重要一环。不过从本次展会的展品上看,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功能部件方面下工夫了,虽然还不能完全改变品质,但在一些形态上的改变也表现出了用心,像齐重的展出的一台5m立车,配备了比较少见的双刀库,能有效地提升了效率,展示出技术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