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效率与标准:工业互联网前景可期存挑战
  • 作者:赛迪网
  • 点击数:721     发布时间:2013-06-26 18:13:43
  • 分享到: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利用信息和沟通的方式,如今,互联网还能做更多事情。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限
关键词:
本世纪以来,消费者互联网的创新仍风起云涌,对生产率的影响更为强烈,但是大约在2005年就失去了上升势头。

  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三百年之后的今天,由于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也面临生产率继续提升的瓶颈,如何“再工业化”刻不容缓。面对如此尴尬的形势,人们不禁开始反思,如何延续第一次生产力浪潮的潜能?如何突破消费者互联网增长的瓶颈?如何把再工业革命和再互联网革命相融合,催生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势能?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在一个网络和大数据的时代。据预测,目前全球70亿人,如果每个人把手机作为互联网连接设备的话,就是70亿个,但如果我们把机器连接起来的话,平均每个人至少有10个机器,包括装置、仪器和车辆,这样全球将有700亿个互连设备。

  无独有偶,英特尔称,到2015年预计全球智能互联设备的数量将会超过150亿台。这还不是全部。思科公司估计,99.4%的物理对象至今尚未连接到互联网。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有着众多的机器和设备,且这些设备和机器产生着庞大的数据,但由于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和分析,其效率远未得到发挥。

  与此同时,个人电脑、网络连接、移动计算成本不断下降;传感器、数据存储和更快的数据分析能力等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这些又为上述机器间的智慧(实时的连接、数据传送、分析等)连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得数年前兴起的工业互联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也就是说,如果未来智能机器的连接数量比当前增加上百倍,那么按照麦特卡夫定律,工业互联网有可能释放上万倍的经济增量。

  所谓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以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利用智能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

  工业互联网充分利用大数据、复杂分析、预测算法等能力,提供了理解智能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的方法,能够帮助选择、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从而带来网络优化、维护优化、系统恢复、机器自主学习、智能决策等益处,最终帮助工业部门降低成本、节省能源并带动生产率的提高。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