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今年3月,《株洲高新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方案》获科技部批复。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正在株洲高新区涌动,3月底发布的90个重点项目已陆续开建。其中,列入株洲市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达659亿元;新建续建的60个项目中,列入湖南省“三个一”行动计划的重大项目18个。就在各项目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时刻,园区首批共7家发展势头良好的“瞪羚企业”5月份获得了总计75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让株洲高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的热情更加高涨。
“新的发展形势下,株洲高新区将立足雄厚产业根基,抢占科技、产业的制高点,以高新技术推进产业升级,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形成创新驱动型的新的发展方式。”株洲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智表示,这将是株洲高新区从“制造”到“创造”的重大产业转型与飞跃。
壮大支柱产业撑起优势集群
“产业强则园区强,按照株洲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的方案,未来5-10年,园区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产业将分别成为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李智对产业前景充满期待,但同时他更有冷静的思考。
2012年,株洲高新区核心园区河西示范园拥有规模工业企业100家,工业总产值达218亿元,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集群优势和规模优势还不明显。鉴于此,加快产业发展,在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上做文章成了李智心中的重大目标。
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北汽株洲公司一工厂全面达产,推动二工厂开发建设,尽快形成北汽株洲公司年产50万辆整车生产规模。支持南车时代电动汽车持续扩大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做新能源电动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推动时代新材增效,加快硬质合金精密工业园建设,逐步形成5-10个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
二是做优做精优势产业。着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株洲钻石切削刀具、五矿精密、时代新材、株洲南车时代风电等优势企业,培育和壮大有色金属深加工、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和食品等四大百亿乃至千亿产业集群。
三是做长做粗产业链条。围绕园区主导产业的上下游配套,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同时鼓励已有企业扩能增效,形成“内外结合”,拉长产业链条,使优势企业更方便地在当地完成配套,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同时紧紧依托园区的产业特色,形成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园区竞争力
“任何产业规划与目标,最终都要靠实实在在的创新来驱动。”李智告诉记者,目前,主要依赖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传统产业发展越来越难以为继,下一步株洲高新区必须强化科技、人才要素投入,形成创新驱动型的新的发展方式,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株洲高新区河西示范园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的数量分别是4家和20家。株洲高新区按照企业自主、政府扶持的原则,积极支持企业科研平台建设,对企业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支持,其目标是大型企业创建国家级科研平台、规模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建省级科研平台,力争每年新增2-3家。
在科技创业平台建设上,目前,株洲高新区拥有各类创业孵化场地70万平方米,培育出一大批“小巨人”企业。今后,株洲高新区将加快“新马科技谷”建设,配置研发、试验、生产、生活一体的公共技术与服务平台,引进和筛选出一批“瞪羚企业”进驻,打造真正的创新驱动和引领示范的孵化器。采用企业联合、政府补贴等方式,建设公共研发、技术平台,强化中小微企业共性技术攻关,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共享等。力争用5年时间,重点培育上市公司40家。
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上,株洲高新区充分发挥湖南高科发创智能制造装备创投基金的作用,综合运用奖励补助、贷款贴息、股权投入、风险补偿、融资担保、政府增信等多种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杠杆作用。人才创新方面,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引进和培养20名左右掌握国际国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100名左右新兴产业领域的海内外创新创业优秀人才,1000名左右博士、正高职称等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努力以人才高地造就产业高地,提升园区的自主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推进产城一体建设和谐家园
“在推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株洲高新区将大力推进产城一体建设,并将其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和结合点,实现产业、城市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园区工业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李智为记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株洲高新区发展蓝图。
——高起点规划好园区。按照打造两化两型建设示范平台的要求,编制新马生态商务区(EBD)修建性规划、新马创新城工业片区产业布局规划和新马科技谷建设规划。根据园区开发的现实需求,科学谋划园区未来发展空间,按照打造科学技术未来城(STC)的要求,今年年内编制完成太高龙泉科技园区域的控制性详规,推动城市向南沿江发展,力争将其打造成中部六省以科技产业为主体,融生产乐园、生活家园、生态花园为一体的科学技术城示范区。
——高标准建设好园区。尽快启动实施天台科技园提质改造,实现部分企业“退二进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园区功能和效益的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总部壹号、美的城市综合体、鸿扬商业、橄榄城等项目建设,今年年内基本完成栗雨中央商务区开发。加大栗雨工业园闲置产业用地的清理力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今年年内力争盘活土地300亩以上,满足项目入区需要。加快推进新马创新城南片区、汽车主题公园4S店片区建设,打造产城一体的示范区。
——高水平运作好园区。按照园区封闭运行的思路,强化园区开发商株洲高科集团的经营意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服务做文章,扎实推进株洲高科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改工作,加速上市步伐。积极推进株洲高科集团银行融资,努力突破短融、私募、中票等融资新渠道,为项目的引进和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载体和平台。
李智坚信,在株洲高新区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昔日湘江之西的一片滩涂,未来必将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