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装备制造》杂志
“过去,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有切肤之痛,现在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非常关键的时期,不转型、不升级就无路可走。” 国家级信息化专家工信部两化融合评估总体工作组负责人周剑说,“现在中央最关心的问题是下一步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过去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到了现在应该说动力不足,已经高速增长到现在几十年的发展,原来的方式无法再支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下去,新的增长动力在哪里?”
工业化改变人类社会
工业化改变了社会,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第一个是机器替代人力,或者叫非自然力替代人力和畜力;第二个是通过技术革命、技术进步,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新发现,或者是新成果,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个是转变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第四个是改变文化,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每一次变革都会带来巨大的进步动力,而这些动力都是为了解决人的基本需求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经济高速发展近一百年,技术影响也持续近一百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六七十年,计算机、互联网时代对于发达国家的贡献也仅仅十几年,很快就动力不足了。
我们认为,近期信息消费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但是就中长期而言,两化融合才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路径。全球第一次大分工时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由于抓住了机会,所以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是现在很多新技术,尤其是基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互联网作用下,迎来了第二次分工调整时期。如果抓住这个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可能一跃成为具有世界产业竞争力的国家,反之,差距会进一步扩大。
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变革
传统产业升级。广东在推腾笼换鸟,很多人认为,乌鸦变凤凰更重要,尤其是对传统产业到底应该如何真正提升的问题。
互联网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当前,很多新技术实际上都跟互联网经济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互联网给经济带来的变革,有可能在几年内产生一种颠覆性、本质性的作用,使我们整个产业组织,整个产业形态都发生一些巨大变化。
3D打印。3D打印将给我们带来巨大冲击,对于产业未来发展模式可能会有很多的考虑。比如说,能够实现能源、材料、信息这三个要素为了追求一个目标,或者生产一个产品,在一个过程中充分结合、融合。这在原来需要借助产业链完成组织,而现在可能在一个过程就可以完成了,所以会带来很多变化,比如成本上的,规模经济可以降低成本的理论就被打破了。我们看到,3D打印新技术可能会为产业本身带来巨大冲击,会对它的发展产生巨大变革。
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就这一部分,我们国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多实验,包括浙江已有小区家庭的太阳能入网,可以卖给电网公司。间歇式、分布式能源,可能是我们的机会,确实也是我们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千万别忘了,不管怎么样,对能源管理的要求,不管在哪一个层面都会不断加强。内蒙超过我们国家风电入网率四分之一,全球最高,所以我们的技术储备也非常好。
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创新
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光靠几个亮点工程,追求一些高精尖的东西远远不够,现在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未来真正的重点是普遍创新、普遍发展和普遍快速提升的一个核心追求。
从整体来说,我国处在从单项向集成加速过渡阶段,集成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现代两化融合企业总体现状是,过去这些年我们的工作卓有成效,但是更多只是解决了信息技术在企业内普及应用问题,深度问题是下一阶段需要解决的。现在正在完成这种转变,这种转变和我们的产业升级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说,下一个阶段就是追求怎么突破综合集成,让我们的成效能够真正凸显出来。
在推进两化融合方面,我们将其归纳为四个层次,一是被动、二是主动、三是融合创新、四是卓越。被动是说企业很容易被供应商忽悠,几乎没有主导权。主动是说基本上对需求还是比较清楚的,有主动性,是你去找人家来实现你的目的、想法,实现你的设计功能,这里必然有交互,不排除互相的推动和相互的促进提升。融合和创新是企业按照战略需求,按照对市场差异化需求的能力判断,打造自己新的能力去更好响应市场。这个阶段之后,实际上要完成这种转变,企业内部的整个管理体系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凭借一些新技术,用信息化支撑的工具、手段、理念,来支撑企业实现一个可持续的自我良性发展。企业真地想实现综合集成,必须达到融合阶段。卓越是更高层次,是全企业,是变革的引领者和创新者。
推动两化融合的核心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管理能不能跟信息化同步落实、同步创新;二是相关设施保障,包括现代化能不能保证到位,这是追求一个适合度,不是追求最先进。三是能不能围绕能力打造,把一系列的相关项目执行好、规划好;四是这样的成效能不能系统评价、评估,这种持续的改进有没有方法,有没有体系。
推进两化融合的路径
主要路径是基于中国的现实条件,做好四件事情:一是装备现代化,二是过程信息化,三是管理集约化,四是市场协同化。
装备现代化是在必要的地方用适用的装备,解决工业信息采集等基本问题;过程信息化是过程怎样持续受控,有了一定装备化基础,有了一定信息化手段,就可以去实现过程的管理、优化;管理集约化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实现,怎么样产供销一体化,财务跟业务无缝对接,都是基于前面的基础实现的;市场协同化对于企业来说是要参与竞争,产业链竞争的领域有越来越多的新内涵,作为大企业一定要有引领能力,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中小企业一定要有参与能力。
推进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系统方法,被动、主动、融合创新、卓越,融合创新一定要强调系统性,主动可以只讲单一功能需求,现在来说,要推进两化融合解决集成问题,一定要系统规划、系统考虑;二是过程方法,跟质量管理一样,最早质量管理是这个产品生产出来后去监测,不好返工,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是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当中控制,通过过程的方式去控制质量,达到客户的需求。两化融合未来也要在过程当中控制,而不是最后解释;三是管理体系,建立一套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管理体系,企业到底怎么搞两化融合,这一套体系控制两化融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