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8月5日
在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指引下,天安数码城于2010年7月正式落户东莞南城。作为东莞市三个重点项目之一,东莞天安数码城在推动城镇化、产业高端化的进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变强、从传统走向新兴、从产业低端走向产业高端、从城乡结合部走向“城市会客厅”。
今年6月,从西班牙马拉加市传来喜讯,东莞天安数码城获批加入世界科技园协会(IASP),成为该组织在中国仅有的两家民营科技园成员之一。这证明东莞天安数码城作为一座现代化科技园区所具备的高端水平和附加价值,同时也是东莞天安数码城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与东莞市中小企业创新基地的一项重要资质。
以国际视野定义园区格局
3年前,位于东莞南城白马片区的东莞天安数码城所在地还是偏僻荒芜之地,坑坑洼洼,泥塘纵横,周边的垃圾遍野,污水横流,如今已变成3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科技城,而且这个数字正以每年10万平方米的速度快速增长。
3年前,这里的工厂都租赁在出租屋内,靠廉价的加工贸易过日子,如今这里聚集了200多家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半导体照明等新兴领域的企业和高端服务业,这一数字每年还以成倍的速度增加。
3年前,这块土地只种植一些蔬菜、芭蕉等农作物,每亩土地的平均产值不足15000元,如今大量的高新科技企业快速涌入,使得这里每亩土地的平均产值跃升到4000多万元,是传统工业区的16倍。
3年前,这里只有村民、渔民,如今已变成拥有2000多名高端科技研发人才的新兴产业园,已成为科技人才的聚集地。
3年前这里不通公共汽车,如今开通了X11路和12路公交车站点,公交公司正根据园区人数的日益增长,新增公交线路,以满足园区企业员工的出行。
3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城中村,如今已变成都市风情的“城市会客厅”,一站式政务大厅、银行、咖啡厅、港式餐饮、英式便利店等纷纷进驻。
3年前,这里的居民只有一个小广场休闲小憩,如今天安数码城园区的梦想广场、城市绿道、企业星光大道等有创意的场所成为了居民饭后散步、运动的好去处。
3年前,这里的居民多数在家务农,或在就近的工厂务工,如今他们出入研发办公楼,过着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
3年前,很少有人预见这里会发生快节奏的城市化、都市化的聚变,如今这里已成为高端产业、高端人群聚集,高度文明的“企业公园”。天安数码城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城镇的风貌,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更完善了城市的功能,推动了周边的人们从农民向—居民—市民的完美转型。
作为东莞科技、产业、金融与文化相融合的创新之地,到东莞天安数码城参观考察的学者、专家数不胜数。据东莞天安数码城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透露,自去年6月至今,东莞天安数码城接待量超过6000批次,平均每天3-5批的接待量。包括中国互联网知名人士、新浪网创始人王志东,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飞利浦首席科学家周国富,著名旅美画家段昭南,第三产业经济学创始人李江帆,阿里巴巴中国事业部战略合作总监史统达等,以及韩国、新加坡、巴基斯坦、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商务考察团,中关村示范区东升科技园、上海张江高新区、大连软件园、联东U谷、杭州恒生科技园等国内知名园区运营商团队。
东莞天安数码城董事总经理何文表示,东莞天安数码城成为IASP成员并非偶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不是巧合,早在3年前,东莞天安数码城就立誓将东莞南城白马社区打造成为“中国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几年来,东莞天安数码城的团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奋进,今天所取得的小成绩还不足以改变区域经济的格局,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创新文化为园区灵魂
“园区必须要有文化,靠‘文’之形态来塑化‘灵魂’之神态。”何文认为,一个好的园区既要有好的建筑群落,更要有创新的灵魂。东莞天安数码城将“天人合一”的人本文化与澳洲风格的建筑群融为一体,从而使得园区更具人文价值。
园区的灵魂具体如何体现?何文介绍,一是重点塑造企业社区的创新文化。电脑是创新文化的代表,因此整个园区的雕塑小品、公交站台、休息凳椅、景观墙等公共设施以及园区宣传册等软性资料都分别以不同样式的电脑及相关联的科技元素集中表现,突出园区浓厚的数码文化,如算盘与键盘结合的小品被命名为“转型升级小品”,寓意园区在“社会、经济双转型”下,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统称为第四产业,为企业构建多元化需求的创新空间,简称为第九空间。
二是重点挖掘国际前沿信息和技术资讯,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发展。今年上半年,东莞天安数码城举办了一场“3D打印技术体验展暨3D打印产业化论坛”,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
三是设立新产品、新点子、新创意设计方案与作品成果推广交易中心,持续以3D打印技术和4G网络技术为信息引爆点,以此使东莞天安数码城成为创新产品集聚的强大阵地。
四是以“优合大讲堂”为平台聚集企业家、研发工程师,聘请在天安数码城其他园区成长起来的上市公司负责人来为中小微企业讲创新管理,每月一期。如今年7月举办的“不同年代,共同创新理想”的思想盛宴上,让60-80等不同年代的企业家在思想上激荡,从而获得管理上的创新思维。
五是跳出钢筋和水泥的禁锢,通过关联组织使得产业链资源配置更优化,形成系统的产业生态环境。东莞天安数码城先后成立了优合会企业俱乐部、优合智库、研发工程师创想俱乐部、爱情交友俱乐部、足球俱乐部,建设了“优合”网站、“优合”杂志、“优合”微信,“志业者”微博平台,全面宣扬新思维,及时整理提炼新观点,在创新与创业文化中,促进创新文化与园区风格的完美结合。
有人说,东莞天安数码城是一座公园,处处从细节上考量,时时从人本需求出发,每一处风格独特的景观都不是随意的堆砌,而是对人文的注解。何文表示,将在东莞天安数码城构建108处人文景观,目前已建成了18处,正在构建的有16处,这些景观均以数码、电脑、计算机、云计算等元素为底本创作,无处不在的人文小品既是赏心悦目的景观,亦是东莞天安数码城的精神符号。
以人文精神塑造“企业公园”
依据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主城发展新区)、主导性产业(创新型产业)以及差异化个性(区别于众多旧城改造项目)等特点,东莞天安数码城在整体规划上突出三个新:新产业、新园区、新城市。
从城市产业综合体的建设与运营上讲,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核心要素:一个是基于园区功能规划所建设的硬件场景,即“景”;一个是基于园区企业成长所精心塑造的软件环境,即“境”。
在园区规划上,东莞天安数码城力求硬“景”与软“境”之间的关联协调,以统一、和谐的唯美规划为原则。唯美规划,既不是貌似山水画,也不是神似大观园,而是强调园区功能的丰富性、企业创新的共振性、人本需求的便利性以及产业小“园”与市政大“区”环境的融合性等规划要素,落实在园区规划、单体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上,即以打造一个企业公园为主基调。
企业公园是相对于市政以民众为主群体的景观公园而言。第一,企业公园强调创新型企业群落作为公园的主群体,并且交错存在于多种物业形态里。单体建筑类型的设计,充分满足企业群落中企业有大有小的多样化需求:既有满足总部型企业的独立楼宇,也有满足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业需求的产业大厦,还有满足创业个人或微小企业的孵化器专属空间。第二,企业公园强调创新型企业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商务空间与生活配套,突出商业街区的规划。东莞天安数码城以中轴线天安一路作为中心商业街,将各种商业形态分布在该路两侧的独立商铺或产业楼一层的商业群落中,同时将生活配套公寓也规划于街区两侧,淡化街区车道,重点突出人行道以及生态低碳、健康快乐的自行车道。第三,企业公园强调产业园区以人为主体的公共设施及公共空间,贯穿塑造各种水景,使之与运河水系浑然一体,为单一的建筑增添灵性,令园区的主人们置身期间感受自然放松、创意无限。
“规划设计细节应更多地围绕‘科技人才的人性需求’来展开。”何文表示。步入东莞天安数码城,空旷的大草坪、错落有致的树木和郁郁葱葱的低矮灌木无不让人感觉置身于自然之中。东莞天安数码城从建筑外观风格到科技人员的工作空间,都与传统的厂房、写字楼大不相同。比如,以往企业的生产环节和研发环节往往混杂在一起,导致整个空间内尘土飞扬,企业内部员工得不到很好的工作环境,也不利于企业的对外形象。而东莞天安数码城从室内空间的切分设计着手,通过一些细小的改变,为企业提供了更好地安置研发与生产环节的空间,使入园企业运作各环节更加清晰分明,同时使企业形象得到了提升。
所有的细节汇聚到一起,构成了一座具有灵性的企业公园。而在打造这座企业公园的进程中,东莞天安数码城依循的是超前的新都市主义理念。东莞天安数码城总建筑师李永凯介绍,根据城市理论家简•雅各布斯提出的“多样性及符合人类尺度使得城市充满活力”的理论构想,东莞天安数码城致力打造的是一个从规划、建筑、景观、管理入手,集工作、生活、休闲、人文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园区。
作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科技园区,东莞天安数码城正用自身的实践,促进园区在集成资源上不断创新、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从低端走向高端,从而最终完善园区产业生态链,促其形成内生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