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3D打印技术正“大行其道” 市场前景可期
  • 点击数:1064     发布时间:2013-12-03 16:43: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来源: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网

  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不禁让人感叹其巧夺天工;娇艳欲滴的玫瑰花,你见了肯定想凑近闻一闻;精致可人的红色高跟鞋,也会让你忍不住想要去试穿一下。如果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由机器打印出来的,你会不会大吃一惊?没错,这些都是通过3D打印机制作出来的。11月26日,在渭南召开的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化推进会上,众多企业、科研机构和国内外著名高校展示了其3D打印设备和产品,让人们体验到3D打印技术的魅力。而在随后的推进会上,演讲嘉宾一致认为3D打印技术正促使制造工艺与制造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D打印技术可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

  想要亲手制作一双自己百分百满意的鞋子,你只要将设计方案“告诉”3D打印机,接下来就可以“安枕无忧”地等待鞋子的诞生,可以想象当你穿着“独具匠心”的鞋子走在大街上会引来多少艳羡的目光。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方兴未艾的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即“增材制造”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其技术核心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它改变了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切削、组装进行生产的加工模式,实现了随时随地、按需生产。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3D打印技术无疑为人们提供了捷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介绍说,“随着3D打印、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采用,未来制造业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大规模集中式批量生产将向定制化、个性化分散生产转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曹钢说,“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3D打印在高复杂、小批量、高度可定制生产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使得产品生产向个性化、定制化转变,是对传统大规模生产方式的重要变革和补充。”

  来自美国的Jonathan Jaglom(Stratasys公司亚太区总经理)在演讲中说,“3D打印具有快速制造的特点。以牙模的制造为例,每一个人的牙齿末形状都不一样,非常个性化,首先经过扫描,然后是成型,做出来的就是我们需要的牙模,而且做好之后就是一个定制化的产品,不具备可复制性,这就是典型的快速制造。”

  3D打印技术应用领域广泛

  航天飞行器零件、柴油机缸盖、蜂窝类零件、铝合金汽车零件等均出现在3D产品演示会上,记者还看到人物雕塑、镂空小球、小熊玩具、钥匙链等生活物品。从1986年美国人查克·赫尔为他发明的三维立体成型打印机申请专利开始,飞机、房屋、汽车、枪、鞋、人造耳朵、汉堡包、杯型蛋糕、鲜肉等3D打印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3D打印技术正一步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了解,目前3D打印技术已在产品设计、模具制造、破损零部件修复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正朝着日常的消费品制造、功能零部件制造、生物医疗、结构一体化制造等领域加快发展,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而欧、美等发达工业化国家无论在3D打印技术创新还是在应用领域都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并进行了战略部署。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带来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他所领导的团队正开发3D打印机的家用版。预计不久的将来,成本较低的个人彩色3D打印机就将进入家庭。利用这种设备,将电脑中的3D设计变成彩色实物。

  3D打印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记者在采访周子学时了解到,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从研发转向产业化,已在产品设计、模具制造、零部件修复等全产业链展开,产品也朝着日常消费品制造、功能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加快拓展。2012年全球3D打印产出达22亿美元。根据有关机构预测,2020年将超过50亿美元,发展前景广阔。

  有资料显示,美国3D打印的产业规模已占到世界3D打印产业规模的一半以上。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于去年8月,成立了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联邦政府和企业投入7000万美元支持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及应用。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国也通过设立3D打印研究中心,制定3D打印技术标准等方式促进3D打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力争抢占战略制高点。而我国3D打印产业在2012年业已实现销售产值6亿元。

  我国3D打印产业化发展仍需发力

  我国3D打印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批研发力量,取得了一批基础研究成果和技术,开发了一批相关工艺和装备,国内3D打印市场近年也处在30%以上的高速增长,部分技术已经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但总体上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标准体系有待建立,产业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行业组织有待进一步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指出,加快推进3D打印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对于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后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3D打印技术路线图和产业发展规划,适时制定发布3D打印产业指导目录,建立健全行业组织,并选择重点省市、重点行业及领域,分步骤、分层次推进3D打印技术应用示范推广。(李洪雷)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