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国家高新区武汉共同宣言 创新驱动从国家高新区开始
  • 点击数:565     发布时间:2013-12-04 10:40: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导读] 今天出席第十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的代表共同发声:“创新驱动从国家高新区开始!国家高新区已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引擎”。

  国家高新区武汉共同宣言

  创新驱动从国家高新区开始

  (记者刘志伟 通讯员杨烁 李小克)今天出席第十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的代表共同发声:“创新驱动从国家高新区开始!”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联席会上说,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连续视察国家高新区,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新区前期工作和发展成效的充分肯定,也对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殷切希望。习总书记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要从高新区开始。这是新的发展历史阶段赋予国家高新区新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必须有高度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义无反顾地完成好这项任务。

  曹健林说,国家高新区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不高的问题始终存在,高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高新区发展模式依然处于依靠招商引资,外延扩张,与国际一流科技园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出席联席会的105家高新区的代表,在武汉深入探讨了如何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表了《国家高新区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宣言》。《共同宣言》认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勇于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面对变革、机遇和挑战,不等待、不观望、不懈怠,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锋,全力发挥好国家高新区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据统计,2012年105家国家高新区实现总收入16.57万亿元,生产总值达5.22万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0.1%。高新区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达2749.1亿元,占全国企业的35.6%,高新区企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3万件。国家高新区已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引擎”。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科技网 www.wokeji.com

  科技日报:国家高新区构筑中国转型脊梁

来源:中国科技网

[导读] 国家高新区一直在构筑中国转型的脊梁。 《科技日报》(2012-7-4一版) 相关链接: 评论:国家高新区是中国科技经济结合的改革先锋 (中国科技网)。

  国家高新区一直在构筑中国转型的脊梁。

  回溯20年前,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拉开了中国转型的序幕。中国高新区应运而生,肩负起“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国家使命,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道路的求索。

  今天,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即将到来。在世界经济环境剧变中,中国再次处于历史的转折节点上。自主创新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

  按照“自主创新的载体,经济转型的引擎,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的战略布局,国家高新区再一次担负起转型的国家使命。

  作为中国高端要素最密集的区域,国家高新区造就了一群新型中国人,他们善于站在历史与世界的交叉点上,思考未来面临的现实问题。10多年前,当各地发展还陶醉于粗放增长的喜悦时,国家高新区已经先行一步进行转型。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国家高新区为转型年代的中国“趟出一条路来”。

  构筑中国创新的脊梁,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国家高新区率先树立了科学发展的观念。我们知道,“绝不能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走浪费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形成的GDP导向、规模速度优先的旧模式具有巨大运行惯性,一些地方在发展中付出了沉重代价。作为中国的转型先驱,国家高新区管理者,在全国最早甩掉“GDP指挥棒”,转而针对创新能力进行考核。从构筑物理环境转变为建设社会环境,从引进生产要素转变为聚集创新要素,国家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中枢。

  构筑中国创新的脊梁,国家高新区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国家高新区在全国率先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在各地热衷于“招商引资”的时候,国家高新区率先“招才引智”,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领军人才作为“第一小提琴手”,完善人才发展的支撑平台,以人才为核心,引导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针对人才进行布局,国家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构筑中国创新的脊梁,国家高新区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占领价值链高端成为各国竞争的着力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国家高新区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竞赛,同时推动人才、资本、技术、产业无缝对接。这是当前中国区域发展中最为“波澜壮阔”的事业,也预示着一个加工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的收获创新价值时代的到来。国家高新区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纵观世界近代化历史,从伦敦蒸汽机到荷兰船坞,从鲁尔炼钢高炉到底特律汽车城,从筑波到硅谷,一个个崛起的民族无不在转型中释放创新创业的激情,一个个崛起的大国无不在转型中站在价值链的高端。在转型年代构筑创新中国的脊梁,国家高新区成为中国崛起的希望所在。 (本报评论员)《科技日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