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导读] 张维迎建议,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抓住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带来的政策利好,发现和创造新的盈利机会。
科技日报讯(记者李建荣)“如果改革措施到位,未来十年中国保持平均7%的增长率有希望,但如果没有真正的改革,7%未必能保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十年是改革的窗口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及企业家必须做好脱胎换骨的准备。”11月28日,在由中关村科技企业协会、科技日报社、中国科技财富杂志联合主办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解读研讨会”上,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在题为《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前景》的演讲中说。
在演讲中,张维迎分析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的几种套利经营模式。他认为,国内市场规模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国内市场规模的潜力要靠市场背后的企业创新来发掘。
张维迎说,中国在过去几十年走过了西方两百年的道路,是因为人家修路我们走路,我们的发展从技术角度来讲,是建立在别人给我们创造的基础上,我们只是拿来,所以我们是模仿经济,不是创新经济。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下一步中国经济要保持高中速增长,依然利用‘后发优势’已不可能,如果观念不突破,‘后发优势’可能变成‘后发劣势’。因此只能靠创新,创造新的市场。”张维迎建议,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抓住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带来的政策利好,发现和创造新的盈利机会。
张维迎认为,所有创新的产品一开始利润都是亏的,随着市场扩大,就开始赚钱了,但是到一定程度,模仿的人越来越多,赚钱能力就越来越小。因此,会创新的企业在自己赚钱的时候,就开始投入下一个赚钱的机会,不断创新。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科技网 www.woke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