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我国油指纹库建设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达国际水平
  • 点击数:1356     发布时间:2005-08-10 10:26:13
  • 分享到:
关键词:

    我国“油指纹库建设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9日在青岛通过国家海洋局的课题验收及成果鉴定。此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据估计,每天约有2500艘大油轮在大洋中运输石油,海上平台、油井数量急剧增加,海上溢油事故时有发生,由溢油而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已成为全球问题。我国每年发生500多起溢油事故,但由于以往没有建立油指纹库体系,肇事船只逃逸后难以取证追查,多数成为无主溢油。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从2002年开始进行国内外调研,投资近200万元人民币购置了先进设备。2003年7月承担了国家海洋局重点课题“油指纹库关键技术研究――油指纹特征信息提取和比较方法研究”。在国内首次同时运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红外光谱、荧光光镨等化学指纹分析方法,建立渤海部分区块油指纹库;首次针对油品的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苯系物等定量特征信息,采取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油品的分类鉴别,实现准确鉴别指纹相近的不同油样;首次采用小波分析对数字化原始指纹进行预处理,提高原始指纹逐点鉴别能力。

    2002年11月23日凌晨4时,一艘满载原油的马耳他籍油轮“塔斯曼海”轮与中国大连“顺凯一号”轮在天津大沽锚地东部海域发生碰撞,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对海域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北海监测中心利用两年时间,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外业调查工作,先后有几十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事故海域以及沿岸区域对200多个站点进行调查取证和海洋生态环境污损监测,获取了8个航次近万组监测数据,最终完成并向法院提交了近2000页的4个评估报告以及近500页的6个专题证据报告。2004年12月30日,天津海事法院对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损索赔第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原告天津市海洋局胜诉,被告赔偿原告海洋生态环境容量损失等共计人民币1000余万元。

 
来源:新华网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