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控中国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在传统的制造概念大有被新方式取代的趋势下,中国装备工业显然仍处于一种迷茫之中。中国装备工业如何在低迷期求活并获得发展?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中的转型升级?这不仅对于中国装备工业,而且对于整个中国制造业而言,都是关系到未来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
观点1:推进系统改革是实现转型先决条件
2014对于中国装备工业而言,仍将会是艰难的一年。得出这种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2014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持续调整期,因此,对外部市场的拉动力难有过高期待;国内经济在排除再次注射“强心针”的前提下,将继续探明底部。其次,在产业层面,对存量相对过剩产能有机化处理的能力严重不足,势必导致行业内已呈现出过度的竞争继续加剧,以至于对行业的良性发展造成持续性损害。再次,行业内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尚未出现。
事实上,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转型升级的概念早在“十五”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被提及。但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转型升级仍流于形式呢?
中工联创(IEM)在《2014装备工业蓝皮书》中大胆判断:推进系统改革是实现转型先决条件。并指出,靠“老药方”不可能实现装备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部分集中,才是装备工业转型升级成败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