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直接出口将回归理性:国家05年以来出台的钢材出口抑制政策没有起到作用,而全球经济危机结束了我国钢铁工业大量依赖出口的格局,出口占比在5月下滑至2.4%,缓慢复苏后,预计钢铁直接出口将回归理性,占比10%左右,而间接出口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3、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前提是淘汰落后:在亏损情况下没能压制住的粗钢产量,下半年更不会缩量生产,我们调整全年产量预测增速至5%,全年国内消费增量为5400万吨,创近年新高,下半年国内资源供应压力仍旧很大。若淘汰落后的政策不能得以实施,则产能过剩这一根本性矛盾,将困扰行业未来几年发展。
4、重点和小钢厂盈利分化有望缩小:产量增速、投资成本、环保成本、库存因素等历史上及本轮危机中造成重点和小钢厂盈利分化的因素,在未来的作用将衰减。而铁矿石价格差异仍将是关键因素,在行业恢复正常运行后,若铁矿石供需框架不出现重大变化,则长协矿仍将保持适度优势,二者间的盈利差异将继续缩小。
5、品种结构差异带来中短期盈利差异:目前长材产能利用率已达90%,未来释放空间有限,而板材产能利用率约70%,供给压力较大;经济危机及复苏过程中,对高档钢材产品的需求脆弱,中低端需求易被政府投资拉动,品种价格间附加值差异被抹煞。可见,长材供需状况更为健康,对应企业业绩有望超越行业平均。
6、维持行业“中性”评级:钢铁基本面在下半年全面复苏的可能性不大,景气反转带来的投资机会不多。但由于板块处于相对估值洼地,若后期A股市场资金推动型行情得以持续,则板块估值仍有上升空间。建议关注:吨钢市值低的公司,估值低、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估值较低、长材占比多的公司,包括: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新兴铸管、韶钢松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