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宝鸡高新区,一条条大道宽阔平坦,一座座厂房星罗棋布……一座现代化高科技新城正在渭河南岸崛起,彰显出宝鸡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巨大成就。
宝鸡高新区充分发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引领作用,以龙头企业和联盟组织为依托,全力建设以知识创新载体、孵化器、加速器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率先建成了国家级创新园区,成为宝鸡创新型城市核心区和示范区。
资金支持 注入创新活力
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宝鸡高新区的两只创投基金为钼铌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和智能焊接机器人项目注入了3000万元扶持资金,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宝鸡高新区内很多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都面临缺乏充足现金流、融资难、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打破这一瓶颈,宝鸡高新区每年将财政收入的5%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园区及时转变思路,通过陕西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扶持,争取到5000万元资金,又吸引本地大企业、创投基金公司等作为股东,成立了资金规模为4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为园区具备高科技和高回报率的新材料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的股权投资。据统计,近年来,宝鸡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共向企业提供支持3675万元;通过知识产权资助方式,向一批知识产权、著名商标提供资助110余万元。
与此同时,宝鸡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与支持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创新政策文件,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创业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及自主知识产权奖励扶持政策、风险担保补偿政策等,较好地支持了企业创新创业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对引导和促进园区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财政资金的投入、政策的倾斜都为宝鸡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持,为园区内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今年一季度宝鸡高新区工业企业实现经营总收入356.23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园区优势产业——新材料、石油钻采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机床工具制造等实现工业总产值302亿元,显现出作为宝鸡市支柱产业的强大竞争力,优势产业占园区经济总量的比例保持在85%左右。尤其是新材料、石油装备以及汽车零部件三大优势产业,在园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载体建设 加速创新发展
今年年初,宝鸡高新区科技创新园内的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使企业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瑞科公司正是在宝鸡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内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为鼓励企业利用证券市场做大做强,宝鸡高新区与广发证券、长江证券、西部证券等知名证券公司长期合作,对园区企业进行长期免费培训和咨询,积极协调税务、工商、土地、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开辟企业上市绿色通道。
提升科技水平,离不开科技基础建设。近年来,宝鸡高新区投资亿元建设创新孵化基地,建立各类孵化器6个。这其中,宝鸡高新区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孵化培育创业企业的摇篮,累计孵化企业400多家,毕业企业113家。
宝鸡高新区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软服务提升上花费了很多心思,积极引导和加强中介机构服务链的建设,扶植已经进驻的信息咨询、人力资源、专利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引进和培植工商注册、税务代理、企业策划、产品包装等服务中介,打造“科技服务超市”。目前,创业服务中心拥有孵化面积7.3万平方米、在孵面积6万平方米,拥有创新创业专家23人,建立国家级孵化器1个、专业孵化器4个,争取省部级科技项目支持超过1亿元,鼓励引导企业申请专利、知识产权260项,引导建立科技服务中介机构20家。
产业联盟 助推集群创新
提到宝鸡高新区,人们往往会想起它的另一个名号——钛谷。钛产业是宝鸡高新区的优势产业之一,现有钛、钨、钼、钽、铌、锆、铪等稀有贵金属研发生产企业400余家。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也存在企业松、散、小的问题。如何突破“信息孤岛”之困,形成企业间的融合创新力?对此,宝鸡高新区帮助企业进行联合,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联盟便应运而生。
目前宝鸡高新区钛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有68家,围绕促进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产业联盟协助政府部门推进重点工作、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此基础上还成立了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专利联盟,为企业之间共享创新成果、保护知识产权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钛产业集群成为陕西省关注重点,成为宝鸡高新区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抓手,去年总产值达到240亿元,新申报专利100余件,产学研合作创新、技术合同交易、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在园区位居前列。
与此同时,宝鸡高新区还加速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全力支持以“宝鸡·中国钛谷”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国家钛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建设,推动行业内企业间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宽钛材加工应用领域,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以吉利汽车项目为重点,加快了汽车及零部件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扶持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进一步加大特色基地和七大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石油装备、轨道交通、机床工具等产业发展,储备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