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银冠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的海洋生物寡糖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及新型兽药的研制项目、杭州汇人工贸有限公司的特种钢丝绳新产品项目等多项科技成果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拍卖并成功签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只是浙江省网上技术市场交易日趋活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针对长期以来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通路等问题,浙江省通过建设网上技术市场,为需求双方搭建起永不落幕的技术转移平台,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
截至目前,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拥有上网企业会员9万余家,累计发布企业技术难题6万多个、科技成果15万项,累计签约合同近3万个,成交金额超过250亿元,总体规模和各项指标保持全国第一。
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
“112万第一次,112万第二次,112万第三次,成交!”2012年,在浙江省首次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赵阳的20张微摄影作品拍出112万元。如今,这20张微摄影作品已经创造出了112万元之外的商业价值。
这场让赵阳赚得盆满钵满的拍卖会正是由浙江省科技厅依托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举办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成果竞拍会。
据了解,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是依靠网络平台传播技术供需信息的载体,是浙江省探索科技创新的重要产物之一。如今,浙江又着手建设实体科技大市场,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2002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开办网上技术市场,至今已探索运行10多年。如今,这个我国首个由地方政府主导培育、面向全国的网上技术市场,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已颇具影响力。
“网上技术市场对于解决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人员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表示。
“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经历了初创阶段、发展阶段和稳定阶段3个时期。”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马锦跃表示,目前,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形成了由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网络管理中心、11个市级市场、94个县(市、区)分市场和29个专业市场构成的组织体系,拥有网上企业会员9万余家;累计发布企业技术难题6万余项、科技成果15万项;综合市场累计签约合同2.688万项、成交金额244.6亿元;专业市场累计签约合同2049项、成交金额7.85亿元。仅2013年成交项目合同总金额就达35.69亿元,总体规模和各项指标保持全国第一。
尽管这份成绩单足够耀眼,但马锦跃依然认为,技术、科技成果这类商品特殊,其交易、转移转化过程复杂,仅依靠网上平台,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对接犹如隔了一层窗户纸,不可能完全通过网上进行对接,并且技术在实际运用中需要与人才、资本等其他创新要素进行组合,只有坚持线上线下的融合才能提升网上技术市场的实效,促进其建设和发展。
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浙江省积极探索网上信息沟通与科技项目实地考察、洽谈相结合,每年举办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组织技术交易会、科技展会、科技论坛、院士专家考察等活动。同时,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运用虚拟化、3D等技术,开发了与实际场馆一一对应的虚拟展馆,三维演示科技成果。
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
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从建设初始就确立“以企业技术难题需求拉动技术供给,以技术买方市场带动技术卖方市场”的理念。通过10多年的建设,网上技术市场已为需求双方搭建起科技资源统筹平台。
在浙江省德清县的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大厅,两块电子大屏上的信息正在快速滚动。左边的成果发布大屏汇集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项目,右边的难题发布大屏则汇集了企业需求及科技难题。
“想要找项目的企业和想要找企业合作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电脑前动动鼠标就能够得到全球化的信息量,这种方式很高效。”德清县科技局局长徐羚介绍说,网上技术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发布技术供需等信息,在增强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沟通产学研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德清,不少企业通过直接或在网上技术市场购买成果实施中试和产业化,迅速成长壮大。“一些企业通过其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发展为上市公司,成为行业领头人,这样的例子在德清并不少见。”徐羚介绍,生物医药、特色机电、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在德清已迅速形成,其产值已占规模企业总产值的75%。
德清县科技局副局长步农建表示,德清县作为浙江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在试点工作中得出这样经验,“网上科技成果展示只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交易路径,线下对接对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有关专家认为,通过科技成果拍卖的形式实现供求双方对接,用市场来检验科研成果,这样的方式既增加了选择性,又增加了透明度,得到了买卖双方的认可。这一创新不仅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也更有效地通过市场倒逼科研,促使科研人员进一步开门搞科研,研发出更多得到市场认可和关注的科技成果和科研产品。
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网上技术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发布技术供需等信息,其在增强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沟通产学研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与传统有形的技术市场相比,网上技术市场能够在更大范围集聚、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在更多领域推进技术交流与合作。”马锦跃表示。
步农建认为,浙江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对市场、产品有敏锐眼光,但缺少对科技成果的鉴别能力,市场也缺少专业的中介组织对科研成果进行担保、分析和推介。“很大一部分企业都认为以数据和实验报告为主的科研成果看起来太抽象,如果一项科技成果不能提供投资预测、市场回报预期等信息,就大大削弱了其对企业的吸引力”。
为此,浙江省正着力完善技术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机制,加快建设技术交易所,提升技术市场的市场化运营水平。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等科技中介机构向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加速集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技术,改造提升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功能,继续推进完善线上线下技术成果对接试点。
与此同时,浙江省还探索建立了百家优秀技术中介组织按交易实际成绩补贴的激励机制,加快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据了解,今年浙江省将着力培育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00家左右,培养专业技术经纪人1300名左右;力争到2017年,浙江省的科技中介机构达到1200家,专业技术经纪人达到5000名以上。
此外,浙江还将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改革财政补助方式,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马锦跃表示,网上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有赖于整体社会创新体系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转移体系的发展,只有这三大体系互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