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工控网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今年夏天,机器人产业受高层关注持续升温,巴西世界杯牵动着全球的目光,谷歌的无人汽车完成首航。如果有一项技术能将上述三个热点事件连接在一起的话,那就是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利用光机电一体化的手段使机器具有视觉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可以在很多场合实现在线高精度高速测量。还能实现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生产的全智能化。
本届巴西世界杯使用的门线识别技术正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一项应用。该技术来自德国GoalControl公司。GoalControl通过在球场布置14台高速照相机,一旦足球整体越过门线,系统将自动判别,并将无线信号传输至主裁判的手表上。至于谷歌的无人车,则无疑是目前机器视觉领域最为成功的一项产品。
目前在国外,机器视觉技术主要应用在半导体及电子行业。诸如电路板印刷、电子封装、SMT表面贴装、电子电路焊接等,均需要使用该技术。机器视觉系统还在质量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电子制造和代工厂商过去几年正在采购大量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工,以完成产业升级转型与降低对人工的依赖程度。随着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我国机器视觉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厂商关注的焦点。
广阔的前景必然引来多方企业提前布局,在6月18到20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深圳)机器视觉展览会暨机器视觉技术及工业应用研讨会上,就有凌云、大恒、三宝兴业(微视凌志)、嘉恒中自、微视新纪元、意大利OPTO、日本CCS等70多家国内外视觉企业参会。
大恒科技控股的大恒图像是国内最早从事机器视觉产品研发的企业。公司的机器视觉产品已在多个工业领域的检测甚至智能交通领域得到应用。汉王科技控股的北京汉王机器视觉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汉王科技公司先进视觉系统事业部。公司依托国家863项目,将机器视觉应用到半导体制造领域。奥普光电曾出资1000万与北京凌云光视数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北京凌云是国内机器视觉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专注于图像技术和机器视觉领域。
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大恒科技调研简报:看好电视高清化和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前景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李晶日期:2011-12-27
一、 事件概述
近日我们调研了大恒科技(600288),了解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二、 分析与判断
大恒图像有望受益于智能交通的发展
公司控股子公司大恒集团旗下的大恒图像的主要产品有图像采集卡、工业相机和智能摄像机,去年销售额1.8亿元,其中工业检测领域收入4000万元,印刷领域5000万,智能交通领域9000万元。未来主要依靠智能交通的推动,以北京市为例,共有约1800个交通路口,按照每个路口8个摄像机计算,每个摄像机2万元,则规模达到2.88亿元,未来在公交车上也可能配置摄像机,公司统计北京市一共有1600万辆公交车,则规模达到3200万元。目前公司在北京市智能交通领域占50%左右份额,在济南等城市市占率30%,我们认为公司在高像素摄像机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未来有望受益于政府对智能交通的大力投入。在智能交通的推动下,明年大恒图像将有望获得4000万元净利润。
中科大洋电视高清化业务有望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全国已完成高清化的电视台还很少,未来高清化给中科大洋带来的市场空间较大。公司前年给黑龙江电视台3个频道,20个小时高清播出提供集成服务,收入为3500万元,而全国有30多个省级电视台,每个省级电视台大约有10个频道,市场空间达100亿元,加上地方电视台以及中央电视台,中科大洋面临的市场空间更大。
目前国内电视高清化领域主要有4家企业,中科大洋、索贝数码、捷成世纪、新奥特,中科大洋在一体化服务上领先于其他公司,索贝数码和新奥特分别在摄像和图文上具有优势,捷成世纪优势主要体现在存储上。我们认为中科大洋产线最全面,将是电视高清化的最大受益者。
去年中科大洋销售收入6亿元,预计今年8亿元左右,该业务具有40%左右的毛利率,我们认为未来该业务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宁波明昕主要依赖行业景气度提高及日本NIEC业务转移
宁波明昕目前具有8亿只产能,今年上半年收入约2.4亿元,净利润340万元,受到全球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下半年盈利能力下降,今年全年销售额5亿元左右,而净利润-1000万元。若公司能实现满产(20亿只产能),则将实现4000万元左右的净利润。
日本NIEC有望将6000万美金封测业务逐步转移给公司,若完成全部转移,预计带来净利润5000万元,但这也依赖于行业景气度提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有望受益于智能交通和电视高清化的推进,给予“谨慎推荐”评级。预计2011~2013年EPS分别为0.25元、0.37元与0.44元,对应PE分别为23.85倍、16.43倍、13.85倍。
四、 风险提示:
市场拓展低于预期,日本NIEC业务转移进程低于预期。
机器人:业绩增速有望加快买入评级
2014-05-09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信建投研究员:高晓春
[摘要]
事件2013年度股东大会交流。
简评预计今年接单继续快速增长去年订单25.4亿元(不含增值税)、增长48.5%,今年计划接单36亿元、增长41.7%,明年接单50亿元、增长38.9%。从接单的下游行业来看,汽车领域占30-40%、一般制造业占30-40%、军工占10%多、新开拓领域占10%多。
产能瓶颈解决,收入增速将加快2010-2013年订单金额8.33、14.43、17.1和25.4亿元,金额都大于营业收入,订单增速也快于收入增速,这主要是由于产能瓶颈、订单的生产周期加长等因素。目前沈阳智慧园厂房大部分使用、杭州光电园部分厂房已经使用,预计今年8、9月份试生产。过去几年公司的员工数一直在增加,但人均效益(人均营业收入)没有同步变化,从2009年的71万元到2013年的62.3万元,这主要是人员增加有一个从生手到熟手的熟练过程。随着南北产业园建成投产、熟练技术工人和系统工程师的增加,产能瓶颈解决。
跨越式发展的三大平台N+M的公司架构、3智1特的产业结构、云平台的产销新模式。
公司架构布局是两个总部、全国多个制造中心,产品布局是3智(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慧生活)1特(特种机器人),产销新模式是云制造、云销售。实际上智慧工厂包括工业机器人、数字工厂等,智慧城市包括智能交通自动化系统等,智慧生活包括服务机器人等。
特种机器人优势继续保持一般来说,军品订单的周期相对较长;公司特种机器人第一批订单(2011年1月和2012年1月,3.2-3.4亿元)已经交付完毕,第二批订单(2013年1月3.19亿元)确认收入80%。去年底2000万元的装备自动保障预研系统订单的获得,反映出公司在军工订单的良好延续,目前处于测试阶段,预计年底明年初会有订单。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认为,随着南北产业园的建成投产、熟练工程师人数增加,产能瓶颈逐渐解决,预计今年收入增速有可能创新高。我们维持以前的业绩预测,预计2014~2016年实现每股收益1.31、1.85和2.56元,维持80元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智云股份:未来有望持续增长推荐评级
2014-03-27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东兴证券研究员:弓永峰何昕
[摘要]
事件:
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36.2%,营业利润为0.32亿元,同比增长1010.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0.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04.9%,每股盈利为0.23元,2013年公司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0.25元现金(含税)。同时,公司还发布了201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0万元-190万元,同比增幅为7.53%-104.30%。
公司亮点:
1)公司已经进入到自动变速器高端制造装备领域,关键设备出口美国通用,未来市场需求广阔;2)公司严控期间费用,初步成效已经显现,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模块化、精细化管理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司各方面管理工作;3)公司工业机器人产品已经处于研制中后期,未来有望享受机器人行业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机会。预计公司2014-2016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31元、0.42元和0.54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62倍、42倍和36倍,考虑到公司所处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布局工业机器人业务,首次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南通锻压:行业竞争加剧中性评级
2014-04-24类别:公司研究机构:湘财证券研究员:仇华
[摘要]
投资要点:
公司2014年一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054,826.80元,同比增长9.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9,991.09元,同比增长了88.77%。高于市场预期。
点评如下:
公司是我国锻压设备行业重要企业之一。
公司主营液压机和机械压力机,是国内少数几家同时制造定制型液压机和通用液压机的企业。公司在液压机收入和液压机总销量方面都居行业前列。
金属成形机床需求增长有三大推动力:钢铁生产总量增长、钢材深加工比例提升和板材占比提升。目前整体金属成形机床行业需求相对低迷。
影响了公司发展速度。
公司近期主营收入略有下滑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滑。
公司2013年实现主营收入304072646.58元,同比下滑了16.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下滑了93.95,勉强实现盈利。具体原因在于: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调,毛利下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的厂房及设备逐步投入使用,折旧费用等固定成本增加。
不过,公司2014年一季度净利润2,299,991.09元,已超过2013年全年收益,显示公司主业处于恢复中。
公司加大机器人领域投资,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了快速扭转行业形势不利局面,公司加大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软件的研发投入力度,设立全资子公司南通奇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奇凡自动化公司已于2014年1月26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该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软件的研发、集成和销售,以数字流体元件、伺服驱动器、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自动送料机器人和远程诊断维护技术为代表的研发成果将快速应用于母公司的主机产品的功能拓展。
估值和投资建议。
公司是我国压设备行业重要企业之一,因目前整体行业需求低迷,导致公司收益大幅下滑,但公司通过加大机器人领域投资,将有效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我们预期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06元、0.10元、0.11元,对应PE分别为182倍、112倍和101倍,处于较高水平,维持公司中性评级。
重点关注事项股价催化剂(正面):国内投资依然是拉动GDP发展的主要动力。
风险提示(负面):国内投资增速依然处于下行通道。
天奇股份深度研究:与时俱进、战略定位清晰
天奇股份002009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分析师:吴江涛撰写日期:2014-03-10
公司作为国内外现代制造业物流自动化技术装备知名供应商,特别是在汽车领域已经做到了国内龙头企业。公司一度因介入风电业务而备受当时市场关注,但从本质上来看,公司是地道的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企业。2013年4月份的更名及经营范围变更凸显公司从物流自动化工程公司变身为更广阔应用领域的自动化生产线及的相关业务集成商意图,自动化集成商的战略定位逐渐清晰起来。
转型伴随公司一路走来。1994年进入家电工业智能自动化系统领域,到了1996年,公司根据经营的客观情况及需要,积极介入了摩托车生产线自动化系统领域,再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公司又进入了汽车(包括汽车零部件)领域智能自动化系统领域,并最终成为龙头企业。2008年,公司再次转型进入新能源(风电)领域,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管理层不断坚持创新转型的作风是值得肯定,2013年公司再次选择大的转型,延续了公司核心优势,定位于中高端自动化工程集成公司。
从公司业务来看,尽管汽车新增投资增速放缓,但更新需求以及欧洲等地区中小型汽车配件企业加大与国内企业合作带动的产业转移带来的新增需求将呈现不错表现,因此,汽车制造智能自动化系统的需求的情况要好于市场预期。公司立仓、储运系统的推进顺利,将成为公司中、短期业绩增长的重要看点,公司在商业物流领域有较大斩获的时间点会越来越近。公司介入废旧汽车拆解具备主业的延续性,公司布局废旧汽车拆解业务,除去技术脉络相关度较高(宽泛地说,属于公司自动化业务转型具体指向之一)、汽车拆解回收价值高因素外,废旧汽车拆解潜在的巨大市场是关键的驱动力。风电业务虽不再成为公司战略的重心所在,但风电建设的再次提示为公司风电业务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
投资评级:维持2013-2015EPS分别为:0.32元、0.48元、0.61元,市盈率分别为:37.6、25.17、19.87,给予“推荐”评级。投资风险:汽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放缓;进入自动化仓储系统进程低于预期;风电业务减亏目标不达目标。
赛为智能;进军智能电网,内外并举跨越发展
赛为智能300044计算机行业
研究机构:宏源证券分析师:鲍荣富,傅盈撰写日期:2014-02-25
立足建筑智能,快速实现大智能、全国化布局。公司以建筑智能为先导,内生外延并举,业务布局上逐渐拓展至轨道交通、铁路、水利智能、海洋智能、智能电网、电子电源等细分市场,区域布局已进入全国四大区域12个省份,2013年华南外收入占比达34%。建筑智能/电网智能/电子电源/城轨智能/海洋智能分别占我们预测14年收入的22.6%/35.6%/8.6%/5.9%/4.0%。
收购金宏威进入智能电网市场,金宏威扣非后归母净利占合并后我们预测14-16年归母净利润的58.3%/51.5%/44.1%。公司2月25日公告通过现金和定增方式全资收购深圳金宏威,交易金额9.9亿元,正式进入智能电网、电子电源等领域。根据协议金宏威2014/15/16年承诺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00/9000/10000万元。我们判断后续类似扩张将助推公司跨域式发展。
智能市场方兴未艾,2018年智能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新型城镇化推进与消费升级推动智能建筑占比持续提升。同时,智能化系统在轨道交通、铁路水利、电子电网等新领域逐步渗透,持续增长可期。我们测算至2018年建筑智能/轨道交通智能/铁路智能/水利智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分别达10600/150/350/400/450亿元,2014-18年智能市场总规模CAGR为14%。建筑智能市场“大行业、小公司”格局未变,行业集中度偏低,龙头公司市占率提升远未达天花板。
深耕传统业务、布局新兴领域,产业链延伸及全国化布局驱动业绩持续高增长。公司在品牌、资质、技术、业绩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一定竞争优势,细分领域陆续迎来收获期。合肥基地、前海智慧城市公司14年有望带来增量订单;鉴于公司在广深、合肥等跟踪项目陆续招标,预计14年轨交业务增速翻番;超高层、综合体等建筑智能业务将快速增长;14年若不考虑金宏威并表因素,公司内生增长达88%。外延式扩张带来的智能电网、海洋智能将贡献可观增量。
风险因素:并购整合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回款风险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测公司14-16年净利润分别为1.34/1.75/2.27亿元,对应2014/15/16EPS分别为0.44/0.57/0.78元,14-16年净利润CAGR为97.57%。综合考虑公司处于跨越式增长阶段及行业估值水平,我们认为给予公司14年40倍PE较为合理,对应17.60元目标价。当前价9.13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长荣股份14年一季报点评:一季度业绩大幅放缓,环比提升可期
长荣股份300195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世纪证券分析师:赵晓闯撰写日期:2014-04-28
一季度业绩大幅度放缓。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62万元,同比增长-35.87%;营业利润1108万元,同比增长-78.9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86万元,同比增长-78.68%,实现EPS0.07元,业绩增长出现明显下滑。
一季度销售受冲击较大。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影响,消费品市场也受到影响;同时反腐也影响到烟酒等消费,整个包装印刷投资放缓,印刷行业整体低迷,公司在国内市场销售受到较大的冲击。
毛利率同比下滑,费用率大幅提升。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3.38%,同比减少了9.45个百分点;我们估计原因一方面是收入减少固定成本支出较大,一方面是收入结构变化。一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大幅增加了15.22个百分点,达到了30.81%;主要是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增加了5.9及9.24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及费用率提升使得净利率同比下滑21.8个百分点至9.98%。
业绩环比提升可期。期间公司不断增加营销力度,期末已签订未执行的合同额达1.75亿元。公司与健豪印刷合作的云印刷项目,预计可实现超过5000万元收入,达到盈亏平衡。公司购买的烟标公司力群股份,预计5月份可实现并表,则贡献收入约2.7亿元,贡献净利润(扣除15%的少数股东权益)约0.62亿元。公司年度计划收入超10亿元,利润超2亿元;考虑印后设备业务二季度开始好转,云印刷开始贡献业绩以及利群股份并表,目标实现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利润表合并力群股份(85%股权,2014年7个月),以及其相关的新增发股份约3174万股的摊薄效果,预测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1.29元、1.72元及1.92元,2014-2015年的动态PE分别为25.3倍和19倍。考虑公司印后设备龙头地位,以及云印刷等新领域发展前景,我们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包装印刷行业持续低迷;云印刷等新业务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