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8月11日
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天津滨海高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06亿元,增速达16.2%,继续在天津市各区县中保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保持高位运行,同比增长30%;一般预算同比增长22%,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天津市领先位置。华泰汽车、田村电子材料、盛实百草天津加工中心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天地图全球数据服务基地、中节能智能玻显项目等7个大项目开工,储备项目132个。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实现逆势飞扬?“天津滨海高新区通过6支招商队伍瞄准独创性、前瞻性、经济性领先的优势项目,加快招商模式创新,推进节能服务、大健康、视觉工业、科技金融等平台建设,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倪祥玉在园区2014年中期推动会上表示,上半年园区实际利用外资8.05亿美元,同比增长25%;内联引资80.3亿元,同比增长43.4%。未来4年年产值预计可达80亿-100亿元的项目储备了将近20个。今后5年内,这些新项目新增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为区域持续发展、财政再争百亿元以上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是天津滨海高新区保持园区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力。今年上半年,天津滨海高新区以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新的起点,全力推进高端研发机构密集区建设,加快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环境、人才高地建设,先后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项目落户。截至上半年,园区聚集高端研发机构总量达14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接近6000家,中央“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数量和质量继续领跑天津市。
下半年,天津滨海高新区将继续探索建立融资担保、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主导的金融服务机制,营造完备的创新创业配套环境;持续推进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工作,利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项目、重大自主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重大创新项目等支持引导,培育优质科技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进入科技“小巨人”行列;推动企业股改上市,促进企业持续规范发展;完善高新区大孵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新型孵化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企业专利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