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材料产业化基地引领区域经济增长
  • 点击数:1706     发布时间:2005-08-15 10:20:23
  • 分享到:
关键词:

  国家科技部1999年在湖南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个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经近6年的建设和发展,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从当年的28.8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264.7亿元,有力地推动了该省的经济发展。8月11日在贵阳召开的“2005全国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工作会议”上,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戴国强指出,全国43个基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九五”末期,为推动材料领域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部高新司于1999年在湖南批准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随后根据地方材料产业特色和优势,相继在全国建立了43个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统筹发展的格局。

  据介绍,这些基地在空间布局上,基本上兼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其中约有1/3的基地依托地方矿产资源优势,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的基地则主要依靠市场、技术与人才等要素。基地在产业特色上,基本覆盖了我国材料产业的优势领域。43个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中,有综合性基地18个,发展领域涉及行业包括钢铁、有色、化工、纺织、轻工、建材等;有专业性基地25个,发展领域主要包括镁合金、半导体照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稀土材料、超硬材料、建筑卫生及日用陶瓷等。

  在经济总量上,各个基地工业总产值差异较大,而且表现出很强的地域特性,基地工业总产值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成正比关系。以长三角、珠三角中心地区和中部发达城市等地的基地,年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在100亿元左右;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周边地区为主的基地,产业规模在20―60亿元之间;内陆地区的基地一般在20亿元以下。

  据统计,各基地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均达10%以上,部分基地在20%―30%,个别基地达到了40%―50%,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些新材料基地一直保持30%的增幅高速增长,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比重已达30%以上。比如河南超硬材料基地2002年―2004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为30%,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29%;马鞍山新材料基地2004年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税额相比上年度分别增长了52%、64%和55%;淄博新材料基地内20家骨干材料企业2004年共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利税额52.8亿元,分别增长了20%、28%和56%。

  43个基地在建设中,以基地和基地骨干企业为载体,凝聚和培养了一批人才;以基地为载体,促进了科技成果在基地内转化及产业化;通过新材料研发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攻克了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了材料技术创新;通过培育材料特色产业链,提升了基地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政策引导与龙头企业带动,提高了基地内产业集中度,地方政府借发展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契机,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向基地内聚集,有利于实现集约化生产和环境治理。由于基地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拉动作用,其建设和发展深受各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实践表明,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是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促进全国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有效形式,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整合产业资源以及产业链的培育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