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省科协副主席隗斌贤带领学会部以及省环境科学学会、省环保产业协会专家一行10人,专程到诸暨市现代环保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诸暨环保高新区)考察调研,并就省科协和省级学会如何有效服务诸暨环保产业,建立“学地协同创新基地”、共同支撑环保事业发展进行座谈交流。
“如何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特别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做好服务,是科协及其所属学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省科协近年来推出的‘学地协同创新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得到学会和地方、园区、企业的积极响应。当然,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供求双方有积极性是基础,突出企业创新主体是关键,无缝对接互利共赢是根本,联动互动合力推进是保障。”这是省科协副主席隗斌贤在调研对接座谈交流会上强调指出的。
诸暨环保高新区是我省唯一以现代环保装备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全省发展现代环保装备产业的核心载体和诸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范围涉及诸暨市店口镇、直埠镇、江藻镇,规划总面积14.25平方公里。成立至今,高新区紧紧围绕现代环保装备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智能化、成台套现代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一体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技产业联动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协同的现代环保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形成,力争将高新区打造成为环保产业集聚地、创新驱动实验区和诸北崛起主引擎。至今,已有2家中国500强企业、6家上市公司、1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0多家配套中小企业入驻园区,并建有4家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2013年高新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01.6亿元,工业增加值63.1亿元,财政总收入16.8亿元。
座谈会上,省科协学会部部长谢牧人介绍了省农机学会服务永康“协同创新基地”实践经验和方式方法,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冯晓勇介绍了园区建设和发展规划,海亮环境、盾安环境、东大水业、菲达环保等企业代表提出了科技创新服务需求。“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仅依靠企业的单打独斗也不行,必须有高层次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强力支撑,而‘学地协同创新基地'的服务形式十分切合实际。”
“学会有强大的技术资源,能够挖掘企业的内生需求,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人才培育、产品研发、项目申报等科技创新服务。可以说,学会与企业有着很宽的合作空间,我们也有信心成功结对,共同协同创新。”
“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是学会的一大重要任务。今天的调研只是第一步。我们要认真按照省科协的要求,按照园区的需求,借鉴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作秀,不以简单地以完成任务而完成例行任务。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调研的同时,结合自身资源,加强合作,做好学会应做的服务。”
针对企业需求以及学会实际,与会专家和学会领导纷纷建言献策或畅谈认识体会。
绍兴市科协、诸暨市委及市科协领导也在座谈会上发言。诸暨市委常委孟国锋认为,环保产业是诸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对推进全市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而诸暨市的环保产业基础较好,不仅有以店口镇为中心的省级环保高新区,也有在牌头镇建立、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的诸暨环保装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希望省科协和省级相关学会能为诸暨市的环保产业发展多提供信息,帮助引进人才,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园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同时,他要求诸暨相关企业主动加强与科协、学会的联系和对接。
省科协调研组一行还实地考察了海亮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SCR脱硝装置项目、盾安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展厅及技术中心和现代环保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