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工业报
对于深陷融资困境的企业来说,这次的光伏新政虽不是诺亚方舟,但也堪称指路明灯了。
日前,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颇受业内好评。
在不少企业看来,能源局在看到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分布式光伏市场中主要问题的同时,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
融资老大难
一直以来,融资问题都是分布式光伏行业发展的老大难。
在此之前,国家能源局也曾多次召集金融机构商讨解决分布式光伏融资难的问题,并相继出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等,试图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破局;而业界也在一直呼吁从融资、并网及电价补贴等关键层面对政策进行调整。
此次下发的《通知》,明确了政府对分布式光伏的长期支持态度,并出台“全额上网”电站享受标杆电价、增加发电配额、允许直接售电给用户、提供优惠贷款、按月发放补贴等一系列新政。
在并网方面,《通知》明确,要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接网和并网运行服务。在市县(区)电网企业设立分布式光伏发电“一站式”并网服务窗口,明确办理并网手续的申请条件、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并在电网企业相关网站公布。
在融资方面,《通知》还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和融资需求,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优惠贷款,采取灵活的贷款担保方式,探索以项目售电收费权和项目资产为质押的贷款机制。
融资问题固然重要,但创新融资更加重要。
《通知》还特别要求创新分布式光伏发电融资服务。而这又具体表现在方式创新和产品创新:
方式创新,即“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融资服务平台,与光伏发电骨干企业建立银企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以个人收入等为信用条件的贷款机制,逐步推行对信用度高的个人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提供免担保贷款”。
而产品创新则指的是《通知》所列举的“鼓励各类基金、保险、信托等与产业资本结合”。
但这还不是其最大的亮点。相比去年出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相关政策,此次的最大亮点在于全额上网及电价补贴方式的全新提法。
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在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及分布式全额上网电价补贴可参考1元/千瓦时补贴电价,该项措施将有效地激发业内对分布式的投资热情。”
之前,由于业主的消纳能力有限,造成了分布式电站收益不佳,此次政策推进,明确了补贴额度,且可以不受业主自身消纳能力的影响,使得分布式更具备投资优势。
“该项措施将有效破解分布式电站的融资瓶颈,吸引更多投资者致力于分布式电站投资及服务。”上述正信相关人士表示。
明年或有缓解
但不少企业也并没有如释重负。
“鼓励银行、基金、保险、信托业建立光伏发电投资基金,对缓解融资难会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该问题的症结还在于融资成本过高。”正信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除了融资难,还有融资贵的问题,因此只有真正同时降低融资门槛及融资成本,分布式融资问题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该公司一直积极致力于分布式电站的开发,2013年已于浙江嘉兴市并网完成一个分布式电站屋顶项目。目前,正信光伏正在积极策划分布式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整体开发方案。
因此,在正信看来,虽然此次出台的政策,针对屋顶资源、融资等发展难题提出了诸多具体措施。且比之以前,更为全面详细,并超出市场预期,“但我国要在年底前实现8吉瓦的分布式电站全部并网,如实讲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上半年很多项目还属于观望阶段,此次政策势必对下半年分布式电站起到积极作用,但融资及政策落地均需一定时限,预计明年初政策效果将明显体现。”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99万千瓦,超过了2013年全年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但屋顶落实难、贷款融资难、并网接入难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实实在在地摆在分布式光伏产业面前。
中国开始大规模地建设终端市场也不过三年时间,而突出分布式规模化的建设也只是今年才开始的事情。因此,尽管国内市场在快速启动,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的国内光伏电站市场尚处在哺乳成长期,尚未有成熟的盈利模式,融资难、并网难等等也都是其“成长的烦恼”。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看来,目前的政策还是不太到位,管理体制也不顺畅。同时,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合力,即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搞懂为什么要发展光伏。一味靠补助、加大支持力度来发展光伏,是不能持久的,还应该在管理上、在政策上多想些办法,进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