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贵阳高新区:依托大数据产业抢占创新制高点
  • 作者:涂俊超
  • 点击数:924     发布时间:2014-11-15 21:22:00
  • 分享到:
关键词:

    自去年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开展以来,贵阳高新区抢抓贵阳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和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全面合作的重大机遇,全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新引进了北京亚信贵阳云基地、顶新国际集团云端总部及工业园、CEC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兴云计算基地、百度数据中心、新浪云基地、360数据中心、宽带资本云基地等45个大数据项目,目前贵阳高新区共有大数据及关联企业150余家。

    同时,贵阳高新区还相继引进了戴尔、博科、华为、英特尔、甲骨文、威图、红帽、科能等11家全球顶级的大数据企业,组建了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食品安全云、电子商务云、社区服务云、智慧农业云、智能交通云、医疗健康云、教育云、旅游云、动漫云、金融云、水利云、媒体云、环保云等20朵“云”目前已落户贵阳高新区,呈现出“云上贵州,数聚高新”的发展态势。

    用好“中关村要素”  抢占创新“制高点”

    作为贵阳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战场,如何利用好“中关村要素”,围绕“高”、“新”、“转”做文章,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成为将来一段时间内贵阳高新区发展的关键。

    在聚集创新平台方面,贵阳高新区成功引进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贵阳分部、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一部一院”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一站一台”,北化高科食品安全大数据研究院、北大—富士康大数据贵州研究中心等一批平台项目已投入运营。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聚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研发机构101家(国家级8家、省级42家),建成9个院士工作站和13个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企业加速器,四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即将建成,五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正在筹建。

    在打通金融通道方面,贵阳高新区一方面借助中关村在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方面的经验,打通贵阳高新区非上市企业代办股份申报、股份转让通道。目前,东方世纪已于第一季度成功挂牌,南源电力也已成功挂牌。另一方面,与贵阳银行合作建成贵州省首家科技银行,并于2013年10月正式运营,成立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正在加快打造大数据产业资本服务中心。

    在引进科技人才方面,对省外,贵阳高新区依托贵阳国际人才城打通与北京和上海的人才通道,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端人才保障。对贵州省内,贵阳高新区加强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合作,为企业提供订单式培训,就地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中初级人才。目前,贵阳高新区已对贵阳国际人才城进行优化并投入使用,建成蓝领公寓190间、人才公寓40余套;聚集各类人才5万余人,其中院士13人,中央“千人计划”专家6人,创新创业核心团队50余个。

    借助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平台,一年来,贵阳高新区融合外来创新动力与内生发展动力,激活科技创新能量,使中关村的创新“种子”在本地生根发芽,为高新区在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奠定基础。

    下一步,贵阳高新区将围绕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以加快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契机,加快聚集国内国外高端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推动外来创新动力与内生发展动力无缝融合,努力打造高新技术引领区,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不竭动力。

    “微政务”推动项目“加速跑”

    招商成绩硕果累累。如何让合同上的数字变成实打实的效益,贵阳高新区用“微政务”平台挑起安商大服务。

    人在千里之外,工作却尽在“掌控”之中;项目建设遇到问题,通过微信反映即可得到解决;通知、简报通过“微政务”下发,工作通过“微政务”部署……打开贵阳高新区“高新视界”微信政务平台,招商引资、园区动态、督办督查、媒体关注等与项目息息相关的工作一目了然。

    今年年初,贵阳高新区联手综保区和白云区大力推行无纸化、移动式办公,搭建微信平台,通过“微政务”挑起“大服务”、服务“大民生”、解决“大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服务群众和企业的能力,开启了“微政务”新时代,也架起了企业与政府的连心桥。

    “施工用电不稳的问题,通过贵阳高新区微信政务平台反映,不到24小时就解决了,真没想到会这么快。”提到微信政务平台,贵阳高新区中科院创新园项目现场负责人称赞不已,“信息刚发布一会,相关部门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说起微信平台带来的服务效率提升,无论是贵阳高新区的干部职工还是企业负责人都赞不绝口。通过搭建微信政务平台,贵阳高新区在“微政务”上建立“指挥部”,园区工委及管委会所有重大工作都通过“微政务”安排部署、指挥调度、督查反馈。同时,由于微信等平台能实现及时联络沟通多方、“掌握”全局情况,贵阳高新区工委及管委会针对一些急需处理并需要多方沟通、商讨的工作,经常通过这些平台,在“微政务”上召开“掌上办公会”,部署相关工作,减少了政令下达和信息反馈的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高标准打造园区发展“升级版”

    为了给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贵阳高新区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水平招商、高水平服务的总要求,突出贵阳高新区是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展示区、引领区这个定位,全面提升园区总体规划,不断优化园区布局。

    在大数据产业布局上,贵阳高新区构筑“一廊三园七中心”的布局体系。其中,一廊:沿白金大道打造大数据走廊。三园:金阳科技园、南园科学城、北园大数据城。七中心:包括云计算中心、呼叫中心、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大数据产业资本服务中心、大数据产业人才服务中心、大数据产业科技研发中心、大数据产业端产品制造中心等。除大数据产业外,贵阳高新区也在积极引导大健康产业发展。目前,贵阳高新区已经聚集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贵州益佰大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依托大数据产业,大健康产业也在园区蓬勃兴起。

    在建设方面,按照贵州省一类工业园区“九通一平”标准,贵阳高新区全面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在金阳园,目前园区主干道建设已全部完成,园区交通体系已基本成熟。在沙文片区,目前园区主次干道路网基本完成,通车里程达78公里,今年内园区路网将全部建成通车。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10月27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