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仪表网
近日,中国计量院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技术交流和研讨会在中国计量院昌平院区召开。自2013年6月,两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发热量直接测量基标准装置的研发、发热量及流量相关计量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并在天然气能量计量相关计量基标准研究和量值溯源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会议将与会人员分为3组,讨论了在流量、发热量和气体标准物质3方面取得的工作进展、下一步的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进行了讨论。并在随后的全体会议上总结了分组讨论的结果。与会领导在听取了阶段性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两院合作模式,并对两院今后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技术层面的交流,切实服务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和应对天然气贸易计量方法变革对量值溯源的需求等方面给予了指导性意见。
会议期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一行还参观了中国计量院昌平院区的高压气体流量及风速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中温基准实验室和时间频率计量实验室。
据了解,现有的国内天然气计量站原级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如德国的物理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原级标准的测量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测量不确定度为0.06%;而南京天然气计量站的MT法原级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为0.10%。而测量不确定度水平对天然气的输送和消费每年会产生数以亿计的经济影响。
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天然气的使用量持续增加,中石油在成都建立了天然气计量站,中石化正在武汉建设天然气计量站,中海油也正在筹建自己的天然气计量站。但由于对传递流量计研究的不足,国内各天然气计量站之间未进行计量比对,国内天然气计量的量值还未实现统一,容易造成天然气计量的混乱,影响天然气的交易和消费。为解决以上问题,中国计量院从2012年开始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等国内各天然气计量站陆续开展合作。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193)的国内技术归口单位,是国内唯一集天然气分析测试、流量计量、质量检验、标准研究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也是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单位。此外,该院拥有油气井增产技术实验室、采气工艺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是“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成员单位之一。大量的科研成果在国内8个油气田成功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业内具有较高的信誉和知名度。2014年9月,该院制定的《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含量》经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21个成员国全票通过,成为我国首个天然气领域国际标准。
目前,两院合作项目中的国标、国际标准和俄罗斯标准比对分析、标准物质建标和比对、天然气计量相关基准装置建设等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