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基层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积极的变化。在江西各县区和工业园区,通过技术创新带动转型升级、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其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陆地区县市经济调结构、促发展、推升级的新趋势。
人口资源红利消退
“绿化”升级蓄积新红利
新世纪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一方面依存于资源,另一方面借助沿海产业转移。新常态下内陆地区传统资源型产业遭遇寒流,人口红利继沿海之后逐步消退,经济下行压力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劳动密集型企业首先面临转型压力。在抚州市南城县江西联益电子公司,偌大的线路板生产车间除了几台大设备发出轻微的运转声外,就只看到几个工人。总经理章征利说,线路板本是劳动密集型生产线,深圳总部的同一生产线现在仍需要十几个工人。联益去年引进台湾的全自动设备在南城设厂,一条生产线只需两个人,生产效率从在深圳的年人均2万平方米提高到6万平方米以上。章征利说,“我们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转移到内地,是企业升级战略的需要。”
资源型产业也进入低谷。吉安市吉安县往年铁矿石开采能缴税2亿元、铜冶炼加工能缴税3亿元。今年上半年,这里铁矿石税收只有3000万元,预计今年全年铁、铜产业同比减税47%、62%。
吉安县委书记刘洪说,传统产业优势的消退给地方经济造成了压力,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悲观情绪。一方面已经引进和培育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给地方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弥补了一些减收因素,另一方面大家普遍把新常态期视作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蓄势期。
吉安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液晶显示屏生产企业。在企业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最新潮的智能手环等电子穿戴设备。今年上半年,吉安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列江西第一,其中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一半,增长17.5%。吉安市工信委主任谭华说:“这是我们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保持一定增速的主要原因。”
产业形态“绿化”是许多市县明确的转型方向。抚州市东乡县今年被国家能源局批准为全国四个APEC“低碳示范发展城镇”之一,重点引进了投资30亿元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投资70亿元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投资20亿元的太阳能并网地面发电站等一批低碳新能源项目。东乡县委书记谭小平说:“以前我们从沿海引进的产业大都是陶瓷、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占地规模大,但是产生的实际效益不高,近一年来,我们重点引进新能源、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低碳环保新型产业。推进产业‘绿化’是为了获得今后长期的增长。”
产业不再遍地开花
集群发展凸显竞争力
当前一些县市经济转型的明显特点,是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提升效率和行业竞争力。
本世纪初,中部招商引资更多的是被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造成产业遍地开花、多而不强。抚州市委书记龚建华说,与过去“捡到篮里都是菜”相比,现在抚州市产业方向非常明确,围绕地方产业集群进行补链、延链式招商,“不是好菜不进篮”,主动参与构建东中西部新的产业布局,避免再走“引进—清理—再引进—再清理”的老路。
近年来吉安重点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共有电子信息及配套企业350多家,形成了计算机、通信终端等6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其“电子信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化示范基地”。
抚州市崇仁县是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示范基地,只有36万人口的崇仁聚集有86家变电设备企业,去年以来仅从浙江就引进8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变压器项目,中低压变压器在全国市场覆盖率居第三。
江西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特色经济基础、产业影响力等,确立了60个工业产业集群,一个县、市重点发展1-2个产业集群,已形成了宜春的锂电新能源、鹰潭的铜合金、樟树的医药等多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吉安市委书记王萍说,集群发展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不能再延续以往“东部落后企业被迫转移、中部落后地区被动承接”的模式,中部应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瞄准一些产业主动对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2013年,江西省重点调度的60个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5%;集群内相关企业超过1万家,从业人数近100万人,占江西省工业园区从业人数的53%;重点产业集群对江西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8.9%和33.3%。今年前8个月,江西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60亿元,增幅列全国第四。
产业集群式发展激活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少企业成为推动产业集群的生力军。从福建晋江到南城县投资的倍护公司主要生产纸尿裤等婴幼儿用品,今年企业自己投产后又投资兴建千亩产业园,采取控股方式从粤闽引入了5家为其生产配套的企业。广西投资集团等投资的广银铝业在抚州市临川区抚北工业园投资50亿元建设3000亩的铝加工产业园,统一建设园内污水处理等设施,园区自己使用一部分,其余招商。
抚州市临川区区长吴自胜认为,“以商招商”模式对集群式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不言而喻。江西省工信委综合处处长王小永认为,这一模式有利于形成相对完整的配套体系和产业链,但要注意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抚北工业园区主任邓忠华说,为有效防控投资风险,临川区设置了投资强度、亩均产出和建设时限等门槛,比如3000亩地分两期给,第一期是2000亩,在合同里就明确建设期,第二期供给是根据第一期建设情况再定;再如要求亩均税收不能低于5万元等。
制造业投资下降
外商青睐现代服务业
相比工业制造业投资观望情绪加重,服务业渐成外商投资重点。今年上半年江西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9%,高于第一、二产业,对江西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增速连续11个月高于江西省投资增速。
在东莞从事电缆生产多年的台商王家隆,去年来到吉安市吉州区投资休闲旅游业,成立了赣台农业科技示范园。当前工业投资压力较大,他在东莞的企业从2000工人压缩到500人,现代服务业是目前他看好的投资领域。
今年6月份,台湾上市公司志嘉集团投资的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吉安市青原区开工建设,以开发高端文化、地产及旅游产业为重点。海基会原董事长江丙坤在项目动工仪式上说,2010年以来,台企一直处于转型升级的震动期,这个项目表明“台商西进”正发生质的变化,开始从制造业进入服务业。
近几年来,外商加快进入江西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2011年,江西引进了总投资100亿元的现代化综合商贸物流基地——南昌华南城有限公司;2012年,投资2500万美元的菲律宾宏菲物流园项目落户萍乡市芦溪县。DHL、马士基等国际物流巨头也纷纷在江西设立分支机构,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专业的国际快递、国际空运、国际海运等与进出口业务相关的物流服务。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