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2014年重庆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
  • 点击数:793     发布时间:2015-01-21 10:59: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来源:中国工业报 

    “尽管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是重庆市经济总体上在全国一枝独秀。”新年伊始,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2015年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重庆市2014年全年GDP能实现10.8%的增长,处在全国第一的位置上,规模工业增长14.6%,增加值增长12.6%。

    数据显示,2014年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全市工业总产值历史性地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1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44%,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60%,拉动经济增长7个百分点。

    从五个方面推进重庆工业发展

    黄奇帆说,当今世界工业发展有深刻的变化。首先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纷纷回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子上。第二是生产智能化成为全球工业发展前沿,例如物联网技术、惠普的3D打印技术。第三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大企业要软硬结合,硬件的工业制造、软件的物流和金融体系都要做文章。第四是包括工业品在内的全球商品再平衡,国家之间达成新的自由贸易协定。第五则是石油等全球大宗物资价格下跌带来机遇。

    他指出,目前重庆工业发展的问题,包括传统工业运行困难、产业集群效应仍不强、企业创新能力弱、全市信息化发展能力不强、工业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工业物流成本高等。

    在分析以上趋势和问题后,黄奇帆重点强调从五个方面推进2015年重庆工业发展。

    汽车和电子产业作为重庆的两大支柱产业,在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

    新的支柱产业需要推进,以免产业发展“青黄不接”。黄奇帆着重分析重庆引入京东方、惠科、富士康等企业的液晶面板项目,已经有再造一个千亿级产业的基础。

    传统工业要升级改造,包括直升机、船舶、机床设备等制造业都要按照重庆打造电子和汽车产业集群的模式,集聚产业链。

    生产性服务业要进一步搞好。黄奇帆鼓励过百亿规模的大型工业集团设财务公司,如重庆的机电集团、化医集团等已经设立。此外,大型设备融资租赁、电商、消费金融公司也在鼓励之列。

    最后,黄奇帆强调要将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未来最重要的发展动力。重庆已经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方案。

    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郭坚在题为《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增长点,推动新常态下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2014年度重庆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报告中,充分讲解了取得的新成效:

    郭坚表示,首先是工业增速位列全国前茅。201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2.14万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86万亿元,增长14.6%;增加值增长12.6%,高于全国平均4.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列全国前两位。工业占全市GDP比重44%,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60%,拉动经济增长7个百分点。

    其次是质量效益持续向好。规模工业利润1100亿元,增长30%,高出全国平均25个百分点,增幅连续两年全国第一。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超过全国平均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6.5万元/人·年,增长11.5%。

    同时,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郭坚宣称,重庆已经建成“5+6+800”的全球最大电脑产业集群和“1+10+1000”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他表示,电子和汽车两大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0%;其他产业不断壮大,两轮驱动多点支撑格局效应彰显,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的挑战。

    在工业投资领域,也再创新高。2014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0亿元,增长18%,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5%。其中,民间投资占63%,外商投资占9%。

    工业实际利用外资连续4年超过40亿美元。规模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产值增长16.2%,高出全市1.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2700亿元,增长22%,占全市出口交货值70%。重庆对外开放成效十分显著。

    在节能降耗,绿色发展方面也推进有力。2014年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6%,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任务。万元增加值能耗将至1.152吨标准煤,比2010年下降2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83%以上。规模工业度电产值达35元,提高14%。用较少能耗支撑了经济增长。

    物流大通道建设实现突破。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成为中欧铁路的主通道,全年开行130班,其中去程108班。渝深班列开行342班,成为中国铁路“白货”第一品牌。开通重庆至哈萨克斯坦运邮,率先在中欧班列营运国际邮包运输业务。

    郭坚还提出了2015年的工作总体要求以及重点工作的部署。

    建设国内最大汽车生产基地

    重庆市永川区常委、常务副区长陈震在发言中表示,永川区正立足打造重庆市的重要制造业基地,2014年在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中,永川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003亿元,增长28%,总量迈上新台阶,跨入1000亿级行列。其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25亿元(新兴产业占429亿元),增长23.8%;增加值200亿元,增长12%。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后呈现9.2:58.8:32的工业发展强劲态势。

    “目前我们正在编制‘十三五’工业发展计划,力争2015年取得实质性进展。”陈震强调说,重点放在培育发展机器人及高端智能装备、页岩气开发、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上。

    2014年,也是新兴工业新城梁平县聚力推进特色工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年,县长吴盛海在会上称,做好“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文章,理清思路撬动发展,梁平县重点在市场规模大、物流成本低、环境影响小、附加值高的集成电路、生态塑料、机械制造三大产业上做足文章,重点发展。去年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8.3%,工业招商87亿元,增长91.4%,工业投资增长26.5%,目前,县工业园区建成面积突破8平方公里。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华荣公布了长安汽车2014年度生产了26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2.6%,高于行业16.6个百分点,销售收入2166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重庆地区生产汽车185万辆,同比增长23%,产值1583亿元,同比增长28%,有力地助推重庆市成为国内第一大汽车生产基地。

    2014年长安汽车的自主创新扎实推进,重点产品领跑行业,在发挥全球化研发体系优势引领下,连续三届6年自主研发实力居行业第一、连续7年自主品牌销量中国第一、创造国内首家自主品牌汽车产销突破千万辆大关。

    “目前有30%的用户是由合资转移而来购买长安汽车,我们正在逐步跳出中国品牌内耗竞争的格局。”朱华荣强调说。

    在汽车和电子两大支柱工业强势并驾领跑的同时,重庆生物医药工业也在逐年发力。据介绍,医药工业是重庆的一支潜力行业,产值从2013年的近400亿元增到了2014年的600亿元左右,增长了50%。以重庆药友制药为例,2014年药友完成销售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27%,近8年保持连续增长态势,预计2017年完成收入40亿元。

    “我公司生产的阿拓针剂连续4年保持20%的增长,市场占有率第一。”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强举例说。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