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网上技术市场,名气最响的当属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作为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网上技术市场,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运行逾12年,综合市场累计签约合同32314项,成交金额302.6亿元,专业市场累计签约合同2594项,成交金额9.85亿元,总体规模和各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省长李强在不久前举办的2014浙江省技术成果拍卖交易暨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上强调,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方资源,做大做强网上技术市场,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运行十二载 机制逐渐完善
企业需要技术却苦于跨不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大门,高校、科研院所拥有技术却难以找到“婆家”。为彻底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2002年由浙江省政府、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举办,浙江省科技厅联合全省11个市政府承办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正式投入运行。2005年,主办单位中进一步加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在当年是具有开创性的。作为网络交易市场,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全天24小时免费开放。企业随时都可以通过这个网上平台上传自己的技术需求,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也会随时发送对接供给信息。”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已成为浙江省服务于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重要信息平台。它通过互联网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中介、风险投资等众多交易网点连接起来,具有发布企业技术难题、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科技人才需求信息、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信息、科技政策、科技项目招投标信息、技术交易在线洽谈等主要功能。
据悉,目前浙江网上技术市场除建立了必要的需求库和供给库外,还搭建了一个专家库和一个技术中介库。具体到尖端技术领域,同行之间需要相互协作,上万名专家可以及时、高效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企业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需要提供法律咨询、技术咨询、技术评估、知识产权评定、合同签约等服务,可以登录网上技术市场中介库进行咨询。
截至目前,浙江省网上技术市场已经形成由浙江省网上技术市场管理中心、11个市级市场、94个县(市、区)分市场和29个专业市场构成的体系架构,拥有上网省内企业会员96400家;累计发布全省企业技术难题70802项、科技成果156715项;综合市场累计签约合同32314项,成交金额302.6亿元;专业市场累计签约合同2594项,成交金额9.85亿元。总体规模和各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创新服务模式 加快成果转化
技术商品具有特殊性,它的交易是通过网络很难完全实现,需要网上交易服务和网下交易服务相结合。网上主要发布信息、实现对接,而真正的签约还需要网下来完成。2014年12月,筹备已久的浙江科技大市场在杭州市滨江区正式开业。这个面积2万-3万平方米的实体市场由政府免费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先后引来35家技术中介机构入驻,服务内容涉及金融、评估、法律、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服务链。“在实体市场中做技术交易,为我们寻找自己理想中的技术中介机构提供了方便。”前来进行专业技术咨询的企业纷纷表示。除此之外,浙江科技大市场还具有展示、洽谈等多种服务功能。
“对于技术商品而言,如果定价过高,可能会影响企业购买的积极性,反之定价太低,则会造成国有知识产权的流失。”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技术商品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定价难问题,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科研院所,都希望管理部门能够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为此,浙江省科技厅在买卖双方协商谈判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科技成果竞价拍卖的办法。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经连续3年开展科技成果竞价(拍卖),共有450项科技成果成功竞价(拍卖)、1000多家企业参加了竞价(拍卖),总成交额6.93亿元。从对2012年、2013年竞价(拍卖)的192项科技成果摸底调查的情况看,60项成果已成功实现了产业化,新增销售12.44亿元、新增利税2.32亿元。而在2014年春季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上,81项成果成功拍卖,成交额1.2亿元;秋季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上,177项成果成功拍卖,成交额3.49亿元。
在2014年秋季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上,浙江理工大学的“人体假肢接受腔的三维设计及技术”起拍价15万元,经过近20轮激烈角逐,最终以100万元由金华市德仁假肢矫形康复器材有限公司竞得,涨幅达到了5.7倍,成为此次竞价(拍卖)活动加价幅度最大的项目。由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让的“甲醇制稀烃催化剂预积碳技术”从2400万元起拍,最终以2750万元的成交价由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拍得,成为成交价最高的项目。
促进技术转移,离不开高素质技术经纪人。为此,浙江省科技厅计划从201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培训1000名,共计培训5000名技术经纪人。培训内容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外,还包括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操作性、实务性的培训。据了解,2014年共有1300余人参加了培训。
五年计划 打造成果转化高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近年来,通过“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浙江省技术市场已经初步形成由技术市场政策法规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技术交易服务体系组成的基本运行架构。而在大量的创新技术通过技术市场流向企业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以往这些大多由政府包办或者委托行政事业单位运作。
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办技术市场,由于科技需求和供给不旺盛,体制机制、运作主体不成熟等问题,行政的作用往往大于市场。现在,企业对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需求更加迫切和多样化,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市场平台时机成熟。”
2014年9月,浙江省组建了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承担浙江科技大市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目前,该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为科技成果转让和交易,非上市小微科技企业、未上市科技股份公司股权托管与转让,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服务,科技成果的质押融资,国际技术合作与咨询服务,技术经纪人的资质认证等。同时,浙江省26个市、县(市、区)都纷纷建立了分市场,集聚了一批技术中介机构,形成了一个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相结合的完整的创新服务链。
由于网上技术市场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全天候、广覆盖的特点,能在更大范围集聚、配置各类创新资源,在更多领域推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浙江省历来十分重视网上技术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一是坚持理念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二是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充分利用全国的创新资源为浙江服务;三是政府强势推动,集中浙江全省资源共建共享网上技术市场;四是网上与网下相结合,促进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有效融合。
浙江省政府在《培育技术市场和促进技术成果交易专项行动五年计划(2013-2017年》中提出,逐步把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建设成为集聚各类市场主体最多、技术交易规模最大、交易机制最完善的技术市场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打造成为集聚科技成果的“洼地”、科技成果交易的品牌“高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速的“快地”。
“未来5年,浙江省科技厅主要落实五个专项行动,即培育技术市场专项行动、培育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专项行动、助推技术成果与相关服务贸易专项行动、专利与技术成果拍卖专项行动和联合执法保障专项行动,力求达到通过技术市场引进浙江省内外技术成果的成交额大幅提升,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经营规范,技术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专利和技术成果竞价(拍卖)交易机制进一步规范,协同创新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广大中小企业技术难题进一步得到破解,创新成果与创业资本对接取得新拓展的目标。”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