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组委会评审专家
2015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终评会近日在北京召开。经过国内外评审专家多轮激烈评选,最终揭晓本届竞赛获奖作品。本次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以及优秀奖多名。其中,北京交通大学参赛团队提交的作品“风土再生”和广西大学参赛团队提交的“日光?笙宅”分别赢得青海和黄石两个赛题一等奖。
2015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奖作品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届竞赛聚焦新农村建设,以“阳光与美丽乡村”为题,共设置两个赛题,包括农牧民定居青海低能耗住房项目和农村住房产业化黄石住宅公园项目。希望通过竞赛这一平台,努力实践太阳能等绿色、低碳、健康技术的利用,研发经济型宜居农村住房。
评委专家聚精会神地讨论竞赛作品
自2014年5月本届竞赛启动以来,组委会通过网站、微信、微博、QQ群、平面媒体等媒介广泛宣传这项赛事,先后前往国内8所校进行精彩的巡讲活动。来自全球的1232个团队通过竞赛官网进行注册,最终,组委会收到德国、巴西、意大利、加拿大、埃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提交的参赛作品265个,其中有效作品250个。
评审专家评选一等奖作品
较之往届竞赛作品,本届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提升。体现了绿色低碳、安全健康的设计要求,同时,充分考虑了太阳能利用技术对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的作用,在经济、技术层面更为突出实用性和可实施性。特别是两个一等奖作品结合青海和黄石地区的气候特征,融入当地的建筑元素,主被动太阳能技术应用合理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评审专家评选二等奖、三等奖作品
2015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校园巡讲活动
竞赛致力于将太阳能建筑技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自2009年起,竞赛的获奖作品已经实地建设。让“梦想照进现实”的理念使竞赛彰显出了更高的创作水平,也对太阳能建筑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加速本届竞赛项目成果落地,青海科技厅周卫星副厅长在奖项评审后,来到了会议现场,就青海赛区一等奖获奖作品“风土再生”的项目特点和实施情况与评审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青海科技厅周卫星副厅长与崔愷院士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竞赛收到了一份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名高二学生提交的作品,这是历届竞赛中最年轻的参赛者,虽然该作品未能进入终评,但为了鼓励年轻人广泛参与节能、环保建筑事业,组委会特别安排了一个环节,请辛莘、李牧笛、陶云帆三名参赛者为国际评审专家讲解他们的设计理念,学生们的精彩展示给评审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参赛者对作品“日月山居”进行讲解
最后,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亲临现场,表达对各位评审专家的感谢,同时表示竞赛对于中国太阳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先导性、示范性的作用,影响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设计师,在绿色化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太阳能建筑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亲临现场
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由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承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支持,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冠名赞助,配合世界太阳能大会两年一届定期举行,面向全球征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