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6项国际标准,获得160项国家专利,发布企业技术标准900余项。2014年完成总产值4.98亿元,年销售额达4.5亿元,总纳税金额441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连续数年综合运营指标位居国内行业首位。”这是西安高新区中航富士达股份有限公司交出的成绩单。
在西安高新区掀起的自主创新浪潮中,富士达只是一个缩影。包括西电捷通、西安华芯半导体等公司在内的数千家西安高新区企业,如今已成为民族企业角逐国际舞台的代表,也形象地佐证了西安高新区不断提升的自主创新力。
对此,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红专表示,西安高新区正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科技创新新动力,将以科技企业“小巨人”培育计划为支撑,培育100家左右科技企业“小巨人”,以军民融合、科技金融融合为核心,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使创新驱动成为西安高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高新区沃土孕育自主创新企业
让我们先来看看富士达公司这一园区代表企业的成长历程。
1998年,富士达的创始人郭建雄辞去在国企的工作,和4个朋友用借来的2万元在一间租赁的民房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路。“我们开始创业时全国已有600多个同行业专业厂家,且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但很难与欧美企业相竞争。”郭建雄表示,国际上对企业有这样一个说法:三流的企业卖苦力,二流的企业卖产品,一流的企业卖品牌,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和技术,最高境界卖文化。在富士达之前,中国电连接器行业在标准与技术方面在国际上没有发言权,一直在被动地跟随,而他们立志要做到的就是“创国货第一品牌,与国际名牌一较高低”。
作为一家小企业,如何才能不长期寄人篱下,拥有自己的办公楼和厂房成为郭建雄关注的头等大事。“2005年,我们公司地址距西安高新区很近,通过了解,西安高新区成为公司新址首选对象。由于西安高新区长期‘为企业着想’,因此公司用地很快获得批复,并在第一时间实现了三通,为公司完成基建、顺利搬迁奠定了基础。”郭建雄表示,该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离不开西安高新区的支持和培养,在标准、品牌、人才、技改等多个方面给了企业大力支持,通过深入企业调研,现场办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企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并得到了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据悉,由于西安高新区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积极向国家、陕西省、西安市有关部门进行推荐,富士达公司先后获得近5000万元的产业资金支持,保证了公司的良性运转。这些资金,不仅使该公司有了充足的资金用于自主创新,还使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检测试验设备,不断与国际接轨,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
同时,为引导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每做一项行业标准,西安高新区都会给予50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投入到标准化工作中。由于不断努力,富士达公司如今已经发布实施了6项国际标准,累计获得西安高新区300多万元经费支持,同时该公司又将这些经费又不断投入科技研发工作,为公司持续自主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资金方面的支持外,西安高新区还坚持对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使富士达公司成为西安高新区明星企业。2014年,该公司获得西安市质量管理奖。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西安高新区积极了解该公司技术需求,先后联系了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邮电大学等多个高等院所与其进行对接。2014年,该公司解决射频连接器“射频泄漏”这一技术指标的测试问题,就是与西安邮电大学合作实现的。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西安发展较为落后,出现了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然而,西安高新区通过各种吸引人才的手段扭转了这一局面。诸多高端人才的引进,成就了西安高新区的“人才高地”。宋建忠、周文益等在欧美国家已有很好事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回到西安创业,并创办了爱德华测量、中航华讯等诸多顶尖企业。重视人才的文化也传承到企业,富士达每年投入1800万元用于研发;西电捷通80%以上为研发人员……诸多高科技企业汇聚而成的“人才高地”,已经成为西安高新区的重要名片之一。
国学治企反哺中小企业
“欧洲有ISO,日本有精益生产,美国有卓越绩效管理……唯独中国没有独特的、适合自己国情的质量管理方法。富士达运用国学管理企业,也许就是中国未来质量管理发展的方向。”武汉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程虹日前到访富士达时表示。
通过不断探索,富士达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作为基础,以产业报国、振兴民族通信工业为己任,采用“国学智慧提炼创新践行法”和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化方法,建立了以国学智慧治理企业的特色“家”文化管理体系,造就了积极向上、健康优秀、充满爱心的员工队伍,确立了“创造射频连接器精品,为全球通信提供一流的互连解决方案”的企业使命。
“我在国有企业和台湾企业都工作过。当我开始创业时,脑中第一个想的就是要运用好文化优势。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结果,因此我将国学的理念应用到了富士达的管理中。”郭建雄表示,为提高员工国学“德”文化,富士达公司创造性地提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建设公司“大家庭”、“相亲相爱一家人”等家庭文化,借助员工的无限创造力、想象力,特别是“家庭式”企业文化的巨大凝聚力,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使公司成为运用国学智慧管理企业的典范、技术创新的典范、军民融合的典范、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的典范。
作为西安高新区最早的一批创新企业,富士达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极具示范意义。其建立在国学治企基础上的综合质量管理办法,目前已获西安质量管理奖,并在一项陕西省中小企业运营提升工程中发挥了反哺作用。据了解,该项目将在陕西省选择100余户企业,通过5年的扶持发展,使50户以上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翻一番,年利润达到15%以上;企业实现稳步提升,营业收入和利润率年增长幅度不低于8%。
“我非常希望把‘国学治企’、‘以德治企’的价值观推广出去,提升更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带动陕西中小企业的发展。”郭建雄说。
以标准化战略占领行业制高点
“要打入国际市场,攻克技术贸易壁垒需与标准相结合。”国家标准委国际合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重视参与标准制定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有助于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国务院日前也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
“谁拥有了标准,谁制定了标准,谁就有了竞争的主动权。现代企业的竞争说白了就是标准的竞争。”郭建雄认为,尽管我国近两年在科技领域发展迅猛,但不少企业仍停留在卖苦力和卖产品的阶段。只有不断在技术上创新,通过做国际标准,才能大大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2005年至今,富士达公司已向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提交9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6项提案已经成为正式的IEC标准,是我国拥有国际标准最多的企业。2007年该公司发布的《射频连接器第37部分:STWX8系列射频连接器分规范》,是我国提交的第一个连接器IEC标准提案,真正实现了连接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产业报国梦想。
国际标准的取得不但确立了富士达在射频连接器行业的领导地位,也带动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以技术、标准为引领,富士达在国际市场的多个项目上打败了国外强劲的竞争对手,产品远销20余个主要发达国家,并已成为我国射频连接器领域出口量最大的企业。
在西安高新区,像富士达这样的企业,不仅只是把企业经营好、实现营利,更是为国家赢得世界地位。西电捷通历经8年奋战,将我国的TePA-WAPI推为国际标准,为我国在国际基础性信息安全领域赢得重要一席,并为国家通信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据悉,西安高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头:2014年专利申请量超过3万件,仅次于北京中关村;聚集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与技术中心200余个,拥有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120个;园区企业主导制定了同轴射频连接器、电网电能质量等16项国际技术标准,以及国家标准360多项、行业标准300多项;涌现出双模导航芯片、物联网芯片、CCD立体相机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西安高新区将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目标,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为纽带、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军民融合为特色、科技金融为助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技术创新主体,集中优势科技资源,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载体,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建设一批创业街区,打造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流平台。”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安建利说。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