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保定创新发展开启腾飞新模式
  • 作者:王跃红
  • 点击数:661     发布时间:2015-09-29 19:47:00
  • 分享到:
关键词:

“全国首批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全球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国家节能门窗科技化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全水漆生产企业、河北省科技进步奖……4年来,保定市科技领域发展态势喜人,获奖总数连续位居河北省首位。随着一个个有关创新的名号次第诞生,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相继落地,创新如同一款动力强劲的“发动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着古城保定加速崛起。

创新政策  释放巨大裂变能量

创新发展需要政策引领,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保定市紧紧围绕企业需求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为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2014年保定市首个全市性的大会——科技创新大会顺利召开,今年刚刚又召开了科技创新暨全民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两次大会持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阶段,营造了创新生态,掀起了万众创新的热潮。此外,保定市还出台了加强地校合作建设“保定中关村”的意见、支持企业创新的八条措施、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推进全民创业,激活市场主体。创业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之源,是区域生机活力之本。保定市连续三年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无业失业人员、复转军人、科技人员等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创业;积极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各种审批手续,提供政策支持。2014年以来,保定市各类市场主体新增9万户。发展众创空间,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热情,在河北省率先出台了《保定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目前正在对23家申报的众创空间组织认定,豆芽众创空间、支点创业基地等一大批创客群体蓬勃兴起。

创新需要资金支持,保定市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两年来,通过保定市科技人员的积极努力,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达140余项,争取科技资金近2亿元,为保定产业创新注入了活力;保定市科技局与河北银行开展科技金融深度合作,每年以1000万元科技经费撬动金融资金1.5亿元支持,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

聚集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发展平台,为项目落地提供空间。目前保定市已建成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20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4家,居河北省第二位;支持企业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8家,培育出了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6家,为京津科技资源落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组建产业联盟,助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保定市科技局与保定高新区、保定市科协推动组建了7个技术创新产业联盟,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到目前,河北省科技厅网上显示保定市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750家,在河北省排名第三位,认定“小巨人”企业98家。

创新驱动  对接京津助推产业升级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给保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保定市区划调整,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拓展出巨大的空间。保定市注重创新理念,敏锐把握,全面对接京津,把北京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与保定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把京津的科技成果、高端人才、科研机构引进来,借力发展,依靠科技助推产业升级。

保定市率先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姻,并被命名为我国首批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中国科协积极组织所属学会的专家学者深入保定市企业开展广泛调研,为企业解决技术瓶颈。目前,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与保定企业合作广泛,立中集团汽车轮毂研发铝基基础上减少磷和铁技术、天河环境脱胶催化剂应用技术、新莲池书院绿色油墨印刷技术等20余项技术合作正在开展。

自2013年9月保定市与中科院北京分院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与中科院12个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促成了23家企业与北京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22个项目在保定市落地转化;聘请了6名院士作为保定市政府的科技顾问,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16家,引进进站院士41名,为促进“保定制造”向“保定智造”以及“保定创造”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深入对接北京高校、企业,推进北京科技资源在保定转移落地。据保定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保定市与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大创新研究院三方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后,加紧推动建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保定分院、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协同创新园保定分园,逐步在保定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与清华启迪控股就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等事项,达成了合作。与北京创新科技国际联盟开展合作,建设聚集项目对接、孵化和第三方服务为一体的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协调中国技术交易所在保定市建立京津冀技术交易保定工作站,建立全国惟一的新能源技术交易中心。

创新引智  汇聚顶级科技资源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高层次创新人才更是最稀缺的资源。保定市把人才工程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工程,制订和组织实施人才资源开发倍增计划。充分发挥驻保高校、各类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阵地作用,以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和工程项目为依托,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保定创新创业,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才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中国科协拥有200个自然学科的全国学会,上千个专业委员会,4600万科技工作者,几乎涵盖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保定市科协瞄准这一宝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家门,放下身段,主动对接。截至目前,保定已经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50余个全国学会对接,与全国学会达成各种形式的合作87项。

搭建多种模式的合作平台。目前,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已在保定市建立学会服务站47个,成立国家级企业技术联盟6个,专业委员会1个,联合实验室2个。中康韦尔建立的智能联合环保实验室,由戴汝为院士所在的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科技支撑,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气象学会等7家全国学会联合发力,从智能环保入手,重点研究大气污染智能监测方案优化设计、大气污染智能预报系统、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等方面,拥有了“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等重要成果。

学会服务站建起了企业和全国学会沟通合作的重要桥梁,国家级企业技术联盟在全国行业领域占领了最高话语高地,吸引全国相关领域的人才、项目和技术到保定,对保定市产业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保定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两岸清华大数据处理中文核心摘要技术项目、林果产业合作项目、水射流技术合作项目等一大批项目落地,真正将全国学会科技资源转化到保定产业链上。

高新技术、尖端人才、新兴产业……随着更多创新要素的集聚,保定即将迎来一场新的嬗变,古城的明天宛若一幅美丽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