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城铁自动化事业部总工程师兼工程技术部经理曲立东
在全国大举拉动内需的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我国已获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2010至2015年间,总里程达1500公里,总投资逾5000亿元,逼近3个三峡工程的总投资。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具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集约化的特点。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建设规模,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无疑正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自动化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行车管理、电力监控、安全监控、环境监控以及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和利时作为民族工业企业的代表,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中有着令人瞩目的成绩。从最初的摸索中成长,到现在发展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为数不多的被用户广泛认可的民族企业,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所成就的,其一步步走来的印记是如此清晰而又耐人寻味,与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城铁自动化事业部总工曲立东(以下简称曲工)的一番长谈,更是使笔者对和利时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所做出的努力刮目相看。
标杆项目 步步为营
2000年和利时中标第一个城轨建设项目工程——北京地铁13号线西直门——东直门线供电、环控及防灾报警综合监控自动化系统,完成了国内首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铁综合自动化系统,从此和利时便与城市轨道交通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和利时在业内率先提出了共建一个信息平台来管理多个专业,也就是综合监控系统的理念。没想到这一超前的理念成为了日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主流思想。
2002年和利时中标深圳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EMCS+FAS+SCADA 系统,深圳地铁作为试点项目,在业主、和利时的共同推动下,首次将环境与设备监控(EMCS)、电力监控(PSCADA)、火灾报警(FAS)三大专业纵深综合集成,实现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设计,这在国内地铁应用尚属首次,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突破。2004年,深圳地铁1号线成功高水平开通,其中,和利时实施的综合自动化系统,首次实现同步地铁开通投入运营,截止目前,实现安全运行近5年,从而使得和利时声望迅速提升。
另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是广州地铁3号线主控系统(MCS),它同样采用了 “综合”的集成设计理念(只是监控系统部分的综合),和利时全程参与了应用研究并主持系统实施整个过程,成功将12个专业子系统和智能设备监控起来,这是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综合监控应用项目,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为后来国内的很多地铁系统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但从系统自身角度而言,广州地铁主控系统的设计理念是‘综合监控系统’,而深圳地铁是‘综合自动化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横向(专业)及纵向(系统逻辑层次)两个维度的综合集成,实际上它比广州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集成度更高,实际项目表明,深圳设计模式和理念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具有实施性,是将来地铁系统发展的趋势。”曲工客观的说。
一个个标杆性项目的成功,和利时声名鹊起,接连中标了广州地铁4号线、5号线,深圳地铁1号线的延长线、2号线及4号线,北京地铁10号线、亦庄线等多条线路,树立了在这个领域中的龙头地位。据统计,和利时仅在综合监控这个市场中就占据了将近60%~70%的市场份额。
一个个标杆性项目的成功,和利时声名鹊起,接连中标了广州地铁4号线、5号线,深圳地铁1号线的延长线、2号线及4号线,北京地铁10号线、亦庄线等多条线路,树立了在这个领域中的龙头地位。据统计,和利时仅在综合监控这个市场中就占据了将近60%~70%的市场份额。
整合优势 迎接挑战
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5千亿投资中将近10%~15%的份额属于自动化市场,也就是说自动化厂商有着将近500亿元的市场,这无疑刺激了各大自动化厂商的纷纷涌入,竞相追逐。激烈的市场竞争,就连和利时这样的老牌民族企业也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目前国内有几家厂商发展的非常迅速,让我们感到了压力,但是和利时传统的优势又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首先,和利时进入这个领域比较早,对行业的需求有着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容易与用户沟通,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这也使得和利时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曲工透露,和利时积极投入应用研究,并为一些业主筹划、构思、论证一些问题,提供方案建议书等咨询工作。第二,和利时有着非常雄厚的自主研发的能力。“这点绝对是支撑轨道交通业务的最根本的根基,”曲工坚定的说。和利时区别于其他一些纯粹的系统集成商的主要不同就是其有着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队伍和产品,和利时是目前国内第一家拥有自主大型监控软件平台的公司,同时也是唯一一家。第三,和利时集团公司几大业务单元所形成的天然的结构,可以为业主提供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从企业信息化到自动化,和利时有着为业主提供从最底层的控制到监控到上层企业信息化的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虽然目前公司还没有完全整合这些优势,但是客观的实力仍然存在。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取代国外的产品和技术,真正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国产化。”从曲工坚定的眼神中,笔者不仅看到了一个中国自动化人的信心和决心,更看到了整个和利时企业文化的一种折射。这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责任。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未来正需要这样的自动化企业和自动化人一同来担当!
谈及未来轨道交通行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曲工肯定的说:“信号系统技术含量、自动化程度最高,同时也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国产化率最低的领域,所以和利时下一步关注和发展的重点就是实现信号系统的国产化”。据悉,和利时最新中标了北京昌平线信号系统,相信这是又一次飞跃的前奏。
历经短短不到10年的发展,和利时始终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国产化的责任和使命扛在肩头,如今,她已发展成为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然而我们看到,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则是矢志不渝的初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又一次迎来了春天,踏着春天的脚步,和利时可以做的更多,我们深深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