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传感与网络控制中心张春庭博士和韩丹涛工程师在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榆林石窟自动门项目中,开发的石窟湿度自动控制软件荣获软件著作权。
榆林窟始建于北魏,以后的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都有建造,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西南76公里处,与敦煌莫高窟有着密切的关系,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姊妹窟”。现存壁画5000多平方米,彩塑100多身。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开发的湿度自动控制软件是根据洞窟的湿度来自动开启保护门,使洞窟湿度保持稳定。当外界环境的湿度小于或阴雨、大风时,洞窟门自动打开或关闭,通过与外界的换风保持洞窟内的湿度。
整个石窟湿度控制系统包括自动门、无线传感器、门控制器、无线路由器、无线WiFi网关等模块组成。洞窟湿度自动控制软件的主要作用:
1、本地控制,当洞窟外的湿度小于40%,洞窟保护门自动打开,当洞窟外的湿度大于40%,洞窟保护门自动关闭;
2、远程控制,当出现大风和降雨等恶劣天气时,监控中心通过无线传输网络给主控制器发送命令关闭自动门,同时监控中心也可以下达开门命令,实现远程控制;
3、采集温度、湿度信号并上传给监控中心,监控端运行石窟监控软件实现远程控制以及门状态的显示。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传感与网络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开发的榆林石窟湿度控制嵌入式软件,通过现场的修改调试正式在榆林石窟自动门控制系统中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积累了在文物保护领域嵌入式软件编写、调试的经验。
来源: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传感与网络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