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城市暨县域经济领域首套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的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日前制定完成。
据介绍,区别于传统百强县市评价的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据介绍,区别于传统百强县市评价的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立足践行科学发展观,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环境友好和政府运行效率5个方面并兼顾其他因素,评价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能否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是否分享了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两型’中小城市”评价指标——旨在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环境状况不断好转。
“城市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以侧重于对蕴涵在城市这一综合体中的投资环境的营造和投资潜力的发掘,引导资本流动,将城市潜在的投资价值转化为对资本的现实吸引力,为制定提升城市投资价值战略提供客观依据。
“城市区域带动力”评价指标——旨在引导各级政府摆脱纯粹的“本位主义”意识,不仅关注城市自身的发展,也关注城市发展的各种“外溢”效应的中小城市区域带动能力。
据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秘书长杨中川介绍,结合实际制定的这套评价体系,旨在以一系列可评价的客观标准、方法、程序和步骤,引导中小城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和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