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家在高新区之外建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自1997年成立至今,历经3次改革,由“两权分立”到“企业化改制”再到“集团化发展”,开创了“植入质量因子的孵化全链条杨浦模式”。
成立已有20多年历史的中关村丰台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北京IBI),从1.0版本孵化器升级到2.0版本,再到3.0版本,产业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增强,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我国孵化器领域,从来就不缺少富有创新精神的“拓荒者”。纵观我国各大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的孵化服务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推行差异化服务 向前端、后端扩展
“有个金点子,拎个包就能前来创业!”这一当下最普遍的孵化模式,在孵化器发展初期却备受争议。
彼时,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孵化企业,而不是项目。而率先打破这一固有观念的正是杨浦科技创业中心。
在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负责人看来,创业需要好项目,孵化器的服务链当然也需要向孵化前端进行延伸。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在国内率先探索创业苗圃建设。为了给从孵化器里毕业后的小微企业提供进一步扶持,该中心建设了全国第一家由孵化器建立的“企业加速器”,积极探索“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链。
据了解,这种一体化的科技孵化链条,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三大部分有效链接,在任务方面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在服务方面既差异化又注重集成,最终形成了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促进科技企业迅速成长壮大,推动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一孵化体系的先进性,引起科技部火炬中心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推进我国孵化器将孵化业务向前端和后端扩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孵化器也建立了自己的创业苗圃和加速器。
“创途在XIAN”是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将孵化服务向前延伸,打造“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业苗圃建设方面,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培育了大批大学生创业企业,并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预孵化”基地。在孵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建立多层级孵化梯队,不断深化企业服务,并建设多种特色增值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加速器建设方面,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企业加速器成绩斐然。
业内人士表示,孵化器无论是将服务进行前移或向后端延伸,都是基于企业成长的客观规律,即初创企业在孵化前期、孵化期、孵化后期,对孵化服务功能定位的要求具有显著差异性和阶段连续性。这一连续性环节所形成的链条关系,对应于企业成长的连续性阶段,可为孵化服务的全面提升提供明晰的着力点。
纵向深挖 构建孵化生态圈
“十二五”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继迎来创新型孵化器“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局面。如何加速孵化器功能建设、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孵化器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专注医疗健康行业的贝壳社以精准定位、良好的孵化生态为我国孵化器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位于杭州的贝壳社,之所以命名“贝壳”,意在让众多创业者拥有一个具备新型孵化功能的“家”。而“社”则是指一个创客社群,一个新型众创空间。在这一新型的众创空间内,贝壳社只专注一件事情:构筑医疗健康行业创业生态。通过完全的开放与合作,贝壳社帮助创业者解决难题、帮助政府全球引智、帮助大企业孵化项目、帮助孵化项目落户相关产业园区,帮助创业导师实现创业价值,帮助风投找到好的项目,很快在健康服务业领域形成了一个有效推动创新创业的孵化服务生态。
这一模式一经推出,便吸引众多医疗创业企业纷纷前来入驻。据了解,贝壳社第一期创业营虽然只有区区8个名额,但却收到了海内外221个团队提交的申请。
《走进创时代——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2011-2015)》认为,创业的成功更多依赖于整个创业生态系统的健全与完善。与此相对应,创业孵化服务也必须构筑在孵化服务生态体系的框架下,才能成为整个创业生态圈的有机组成,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专家表示,孵化服务生态化的重点是要将创业企业视为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并为科技创业活动提供生态型全过程、全要素服务。孵化服务生态化更加突出创业资本、创新人才与技术资源等孵化要素作用,并以“轻资产,重服务”作为孵化理念。
据了解,目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已从注重载体建设转向注重主体培育。在提升局部孵化小环境的同时,更加重视小环境与大环境的互动,并努力把更多要素聚集于孵化小环境,使得小环境成为更适宜创业者“找技术、找项目、找钱、找人、找咨询、找代办”的创业生活环境生态圈。
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质量是效益,是生命,也是与时俱进。”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表示,虽然我国孵化器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孵化质量与水平方面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深化服务,制定孵化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培养职业化人才队伍,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据了解,在多年的发展中,杨浦创业中心始终坚持“优质服务赢得企业满意,以优秀业绩赢得行业领先”,走出了一条“公益性”与“功利性”相结合,坚持创新发展、追求卓越品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助力创业、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企业,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取得佳绩的关键源自被誉为中国孵化器发展“杨浦模式”的“植入质量因子的孵化全链条杨浦模式”。
目前,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正在深度挖掘技术转移内涵,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全力完善自身孵化品牌的建设;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推进孵化服务质量的升级,逐步建设以技术交易为主体,孵化服务和科技金融为辅助,“一体两翼”战略背景下的新杨浦模式。
记者了解到,与杨浦创业中心一样,国内越来越多的孵化器走在讲求孵化质量,追求孵化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
“十三五”时期,在新一轮创新创业大潮推动下,孵化器迎来加速集聚创新创业要素、全面提升孵化服务能力的良好机遇。
对此,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凤岭表示,新时期,我国创业孵化将呈现新特点,孵化模式将由粗放型资源供给转向精细化资源配置。小而精的孵化器将站到前台,实行小批量、高强度、集约化孵化。一些经典孵化器将提升为实施主动孵化的“众筹、众包、众创、众扶”孵化器,孵化器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创业事业快速发展的高地。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