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大数据风口“争夺战”:挖掘为王,驱动经济新变革
  • 作者:王浩
  • 点击数:587     发布时间:2017-03-17 15:27:00
  • 分享到:
关键词:

“相对于采集、储存,数据挖掘才是大数据走向应用创造价值的关键。贵州在拼命开放数据的同时,也在全力进行数据挖掘,就是要尽快’逼出’大数据的价值,让大数据战略释放出大红利。”近日,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挖掘大赛在贵州启动,该赛事组委会一位负责人在会上表示。而作为我国首个大数据试验区,贵州仅是全球大数据浪潮的一个缩影。

浪潮之下,中国西部、美国硅谷有了合拍动作——挖掘数据。伴随数据资源的开放,挖掘工具的进步,商业前景的清晰,数据挖掘成为新一轮市场热点,愈发受到资本的追捧。

追捧背后,是一堆毫无交集的数据,经过一番交融荟萃,催生出全新应用和商业模式,孕育出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经济活动被颠覆……以数据挖掘为核心的大数据价值输出新时代,正在趋近。

经济变革新引擎

大数据链条划分,目前国际主流做法是分为数据获取、预处理、存储、挖掘或分析、可视化五个关键环节,挖掘被认为是核心。

中科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梅宏表示,真正的大数据就体现在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应用。

一位曾参与国家大数据行动计划纲要起草的专家也认为,如果把大数据比作石油,那么挖掘就是勘探、钻井、提炼、加工。核心是把数据资源变现成商用价值。该专家表示,数据资源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我国必须尽快在大数据挖掘这个关键点有所突破。

该专家分析称,以前是对于数据资源的利用,更多是信息的获取,例如企业通过经营数据的分析统计,总结过去的经营活动。而现在不再局限于信息获取,同时实施数据资源的挖掘,可以优化业务模块、催生新的业务模块,这是颠覆性变化。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德勤此前发布的《2016分析趋势报告》称,数据挖掘的威力和价值正在凸显,助推人们决策的更明智化,优化企业和社会运转,而商界正在积极寻找可以使其赢得优势的科学方法。

专家认为,当前已走进数据价值输出的时代,“大数据依靠挖掘而呈现的巨大商业价值,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变革的新引擎。”

政府数据亟待更多开放

数据挖掘的前提在于数据源丰富。德勤最新发布的《2017德勤技术趋势》指出,数据资源正在指数级的增长,到2020年,全球的数字预计将达到44泽字节。

数据资源呈指数级增长的同时,其开放和共享程度也亟待提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杨筱敏表示,从国际上看,政府数据开放还处于初期阶段,主要通过制定战略或政策文件形式指导开放。

杨筱敏介绍说,2015年我国密集发布了多个相关文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提出在开放前提下加强安全和隐私保护,在数据开放的思路上增量先行,在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

据了解,嗅得商机的先行者已多有行动。包括贵州、宁夏等省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大数据。贵州甚至是全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府数据开放是其重要的试验内容。

贵州在2014年开始大数据行动,第一步就是打造一个数据开放共享的“聚通用”云上贵州平台。2016年下半年,贵州突然加大推进力度,启动“数据’聚通用’攻坚会战”。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康克岩介绍说,2017年元旦前夕,贵州省法人单位、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四大基础数据库数据汇入共享平台,率先实现50%以上政府数据“云上”开放共享。

事实上,更多的地方政府也意识到数据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北京、上海、浙江、青岛、武汉等地已建立了专门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近期,河北省和安徽省均表示要在2018年底前初步建成政府数据开放平台。

据了解,在上述大赛启动会上,来自贵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17个国内政府数据开放先行城市的代表,共同发布了《共同促进数据开放及应用行动宣言》,呼吁共同努力促进政府数据开放。

抢占风口制高点

在分享贵州数据开放经验时,康克岩表示,在进行海量数据汇集过程中,有一个难题就是数据格式不统一、标准不统一。

形态各异的数据正是大数据的显著特征。海量的图片、声音和视频甚至互联网上的闲言碎语……《2017德勤技术趋势》将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称之为暗数据,并认为这些暗数据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的数据源。当然,对挖掘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16中国大数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大数据企业此前主要聚焦在技术壁垒较低的应用、可视化等环节,而在存储和挖掘等环节极少有企业切入。但是,2016年看情况发生了变化。该报告显示,2013-2016年,数据挖掘在大数据产业链中的分布情况从4.1%上升到9.2%。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大数据企业和数据科学家加入到“暗数据挖掘”战。

与此同时,该报告显示,从大数据主要产业链市场份额占上看,数据存储约占12.5%,存储14.7%,应用7.9%,挖掘占比最高,为17.3%。《报告》认为,产业链纵向各环节均属蓝海市场,而挖掘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对于数据挖掘,麦肯锡显现出积极态度。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一份报告指出,到2025年,物联网11.1万亿美元的年产值中60%将来自于对数据的整合和挖掘。

国内资本也看好大数据挖掘市场,多数大数据创新企业在A轮或A轮以前可以融到数千万元的启动资金,在极大程度上催熟创新企业的成长。

知名风投看好,作价千万提前布局,其中不乏有IDG资本、经纬中国、达晨创投的身影。例如,聚焦于数据挖掘的昆仑数据曾获得达晨创投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资本热捧下,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等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工具的概念也呈迸发之势。寻找新的挖掘技术和工具,成为抢占大数据风口的制高点。

“这亦是上述大赛聚焦点之一。”上述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士表示,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挖掘大赛聚焦数据挖掘及应用,清晰展现大数据价值路径。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