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双引擎”驱动经济健康发展
  • 作者:孟小军
  • 点击数:702     发布时间:2017-04-16 00:03: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传统制造业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目前又面临产能过剩困扰、优化升级挑战。这使一些人形成了制造业已成为夕阳产业的观念。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几年服务业快速发展,在三次产业中居于领跑位置,总量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的主力军。服务业的迅猛增长和制造业面临的发展瓶颈,又使一些人产生了产业空心化的忧虑。

那么,制造业还有没有出路,服务业该如何发展?制造业不是夕阳产业,发展服务业不会导致产业空心化,在新发展理念统领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先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优质服务业,就会成为驱动经济健康发展“双引擎”。

打造先进高端制造业。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我国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重要力量。克服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关键在于发展先进高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意味着制造业的智能化。为此,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以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高端化主要表现在注重创新驱动、品牌引领,实现集约高效发展。为此,要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生产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新产品。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各地产业发展不平衡,打造先进高端制造业不能搞“一刀切”,而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打造现代优质服务业。当前,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同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占比普遍达到70%-80%相比,我国服务业还有巨大发展空间。面对国内经济转型和国际产业竞争压力,我国服务业发展需要完成双重任务:既要弥补作为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的不足,又要紧跟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潮流,争取有利位置。因此,打造现代优质服务业就成为必然选择。“现代”意味着高层次,“优质”意味着高质量,两者缺一不可。应坚持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既满足社会需求,又引导消费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做到分类施策。例如,顺应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趋势,大力发展金融、软件、现代物流及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从扩大消费需求的角度考量,大力发展旅游、商贸、房地产和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形态创新的角度入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健康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形成结构优化、服务优质、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双引擎”协调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发展先进高端制造业与发展现代优质服务业是紧密关联的,绝不能割裂开来。研究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分工关系,而是相互作用、互相依赖、共同发展的,具有内在联系。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目前,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就是由生产型逐步转向服务型,日益服务化;而作为制造业服务外包发展起来的生产性服务业,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即便是服务业主导下的产业结构转型,也往往表现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系统集成、协作发展。因此,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让“双引擎”协同发挥作用。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