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80年代一条买卖电子产品的商业街到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曾经创造诸多“第一”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辉煌历程。如今,三十而立的中关村,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为实现“电子一条街”到“世界中关村”的华丽转身插上一双翅膀。
自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关村示范区按照北京市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积极支持示范区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通过整合利用全球的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创新资源,逐步把中关村打造成国家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
信息科技联通“一带一路”
作为中国着力促进世界和平、合作、发展的战略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近年来,中关村企业在亚非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合作和输出,构建起联通亚非欧的“信息高速路”。信威集团与柬埔寨、俄罗斯、乌克兰、坦桑尼亚等国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完整的公网通信解决方案、整套通信设备、互联网业务订制以及技术支持服务,为当地带去了可靠、实惠、高速的移动通信体验。佳讯飞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先进的交通通信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佳讯飞鸿认为,铁路、轨道交通具有运能大、成本低、连续性强、可全天候运营、节能环保、安全性好等多种优势,在各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与贸易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而通信的畅通与安全,则是铁路能否畅通的重要保障之一。
“截至目前,佳讯飞鸿的产品已经被成功应用在了‘一带一路’沿线的20多个铁路、地铁、项目中,包括调度电话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区间光通信系统、光缆在线监测系统、无线列调系统等。”佳讯飞鸿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启发, 最近几年佳讯飞鸿将区域战略重点聚焦于亚非等重点区域,企业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非洲及中亚、东南亚等相关区域国家的基础建设中,并陆续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安哥拉、越南、埃及等境外国家的客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其中,亚洲区域主要聚焦在中亚,东南亚及西亚,重点选择市场特征与中国市场具有高度相似性或相近性的国家和地区,依托佳讯飞鸿在国内市场已经成熟应用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并结合当地特点,推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非洲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是佳讯飞鸿海外市场的重要阵地与立足点。近年来,佳讯飞鸿凭借其在通信领域的先进技术沉淀,以及构筑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的战略理念,持续参与推动非洲轨道交通数字化进程,用贴合客户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成立于1995年的佳讯飞鸿,是北京市取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首家承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总集成项目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经过多年创新发展,目前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铁路领域调度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全球首列4G通信重载铁路解决方案提供商、最大的国防领域数字智能话务台列装设备提供商、中国最大的能源领域应急通信网络提供商。作为中关村“十百千工程”重点企业,佳讯飞鸿已获得256项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16个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技术储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佳讯飞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佳讯飞鸿将始终以“构筑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为战略目标,为国际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
“透视眼”守护“一带一路”沿线国门
世界第一套车载移动式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世界第一套组合移动式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世界第一套快速安全检查系统、世界第一套火车安全检查系统、世界第一套双能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世界第一套跨三轨火车检查系统……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以同方威视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正用尖端的科技、创新的产品,守护着沿线国门,成为保障“一带一路”畅通发展的“透视眼”。
作为国内一家高科技安检产品和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近年来同方威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用尖端技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同方威视安检设备已在50多个国家安家落户,占“一带一路”国家总数的82%;运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同方威视设备已达2000多台套,包括300多套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和近2000台小型安检设备。
目前,无论是在公路边境检查还是海关站点检查,亦或民航及货物及车辆成像等领域的安全查验等,同方威视的先进安检设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击走私、提高通关效率、保护国境安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并取得累累硕果。
在泰国,同方威视与泰国海关和警察客户的合作超过10年。除了遍布泰国各口岸的同方威视安检设备,泰国海关还购买了同方威视海关集装箱物流监控系统。该系统使用综合监控平台及安全智能锁,对在途的集装箱车辆进行GPS定位跟踪、状态监控,最终实现海关对被监管车辆的全程监管。
在柬埔寨,2016年12月,海关使用同方威视车载式检查系统在金边铁路干丹码头查获大批走私野生动物违禁品。经核查,该批集装箱货物里有5件木材,走私动物违禁品被用石蜡封装在木材中,共藏有象牙640件,另有大批穿山甲片、虎骨和象尾,总计1586.7公斤。
在黎巴嫩,2016年10月,同方威视车载式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在黎巴嫩成功查获183公斤、约100万片安非他命毒品。该设备2006年交付黎巴嫩海关,运行10年性能依旧良好,受到客户高度赞扬。
在哈萨克斯坦,2016年3月,同方威视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自动通关系统项目投入试用,推进了哈萨克斯坦重要口岸的现代化进程。
在波兰,同方威视于2004年成立了华沙分公司,并建立了拥有集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和客户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工厂,真正实现了“中国设计,欧洲制造”的中国高科技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华沙分公司成立以来,陆续赢得瑞典、英国、捷克等国的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订单。其中,2014年中标德国海关两套大型安检设备项目,首次以中国品牌和技术首次打入制造强国德国市场,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据了解,作为一家源于清华大学的高科技企业,同方威视在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X射线辐射成像、痕量爆炸物与毒品分析检测、放射性物质监测识别等领域,拥有全部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同方威视安检产品及服务已进入民航、海关、铁路、轨道交通、公安司法、大型活动等诸多领域,得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可。
“在全球安检领域,同方威视拥有全部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在30多个国家申请了3000余件国内外专利,并在50个国家注册了商标,形成了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网。”同方威视欧洲区域中心总经理付祁远表示,同方威视立足安全领域,致力于成为安检行业的全球市场领导者,以持续的创新科技提升客户价值,努力创造出更多先进的安检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回馈社会,让国家更安全!让世界更安全!
助力“一带一路”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和实践。而健康命运共同体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关村相关企业积极行动,相关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受欢迎,为“一带一路”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谱写新篇章。爱博诺德等企业的国产人工晶体在斯里兰卡帮助白内障患者的重现光明;谊安医疗在印度尼西亚、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其手术室、ICU设备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50余个国家获得广泛应用。
创新科技企业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帮助沿线国家改善民生,更能体现“一带一路”的“五通”中最根本的民心相通。
今年4月,爱博诺德科研团队以“高次非球面人工晶体关键技术、系统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16年度北京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相关产品打破了外国企业对白内障手术高端耗材的长期垄断,降低医保和患者负担等惠及民生、提高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今年3月,一份来自德国的邮件表达了对爱博诺德产品品质的充分肯定:贵公司的一次性人工晶体植入系统的反馈非常好。整个植入过程像眼力健植入系统一样,非常简单。同时,你们的一次性人工晶体植入系统推注过程非常顺畅,效果非常好。塑料推注杆尤其棒,没有其他厂家能够提供。相比与市面上其他竞品公司的硅胶推注头来说,你们的塑料推注杆比他们超前很多。 我们想要让你们代加工生产一次性人工晶体植入系统……
作为由中央“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特聘专家解江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爱博诺德以研发生产自主创新、民族品牌的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为起点,旨在开发全系列眼科医疗产品(包括植入类眼科耗材、手术器械、手术设备、眼视光产品、眼科药品等系列产品),覆盖白内障、青光眼、眼视光等诸多领域。
“2016年5 月,联合山西眼科医院援助喀麦隆,顺利完成当地雅温得福尔医院及姆巴尔马尤医院白内障手术;2016年7月,联合西安市第一医院援助苏丹,历时两个月顺利完成一系列白内障手术;2016年11 月,联合华厦眼科集团参与‘湄公河光明行’—柬埔寨,共同推进中国公共外交事业;2016年11月,参加 ‘2016 健康快车斯里兰卡光明行’……”爱博诺德企业发展总监郭煊表示,近年来借“一带一路”东风,爱博诺德研发生产的可折叠人工晶体随中国援外项目走出国门,走进科摩罗、喀麦隆、苏丹、刚果(布)、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为当地民众送去光明,也收获如潮好评。“今后,爱博诺德将以更加积极的行动,参与‘一带一路’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
据了解,爱博诺德成立于2010年4月,配置国际一流的科研试验检测设备330台/套、2200平方米研发和生产场地。截至目前,爱博诺德共申请专利65项,(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专利2项, pct 3项),其中已授权专利29项,(发明6项,实用新型21项,外观2项),正成为引领国内眼科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
“中国式节能环保”的中关村方案
近年来,中关村节能环保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倡议,利用自主研发节能环保技术,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情况,为沿线国家提供了一套改善当地生活环境的中关村方案。神雾集团研发的节能环保技术方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节能减排“新鲜血液”; 启迪清洁能源助力亚非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碧水源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签订了谅解备忘录,通过自主研发的膜技术,将提升旁遮普省的水处理技术、供水工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解决当地水资源匮乏问题;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的国家实验室,对改善当地水环境、土壤环境做出贡献。
去年年底,启迪清洁能源集团与肯尼亚爱德曼房地产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中关村企业打造“中国式节能环保”的缩影之一。根据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逐步引进太阳能发电、供热、储能、热泵供热制冷系统、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一系列节能、环保产品的技术,在当地进行生产及销售,开拓海外市场。以合资公司为起点,最终在当地发展形成清华科技园节能环保产业分园的规模形态。
近年来,启迪清洁能源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先进技术及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深受好评。
作为拥有世界首条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和全球最大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生产基地、具备全产业链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制造能力、拥有过百项专利技术,主导或参与制定30多项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知名企业,华业阳光成为启迪清洁能源在非洲地区实施“中国式节能环保”的重要推手之一。截至目前,华业阳光在非洲设立代理商,分销商共8家,合资公司1家, 实施多种模式在非洲开拓和深耕市场。
“目前,华业阳光已在埃及,肯尼亚,加纳,博茨瓦纳,南非,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相关业务,建立了广泛的销售渠道网络。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经济发展需要,华业阳光优先选择了肯尼亚作为企业生产加工中心,设立工厂生产太阳能光热光电产品, 目前已启动了相关厂房建设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产。此外,华业阳光还在泰国曼谷安装了规模为1000平方米、在迪拜Grand Hyatt五星级酒店工程安装规模为2000平方米的联机管集热系统。”启迪清洁能源国际商务中心总监焦记稳介绍说,作为重点开发的“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肯尼亚,启迪清洁能源通过与当地开发商深度合作,实现了绿色,低碳,环保建筑,成为清洁能源走向普通民众的典范。
Khaf与Zabol地区,位于伊朗东部,风能条件极佳,一台来自中国的风能发电机迎风转动。而这仅仅是开始。未来,一个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投资金额达20亿元的风电项目将在这里拔地而起。作为启迪清洁能源旗下的风电开发、建设和运营企业,启迪清风将“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一是在‘一带一路’国内端在启迪清洁能源统筹下启动了与新疆哈密地区的‘风、光、储、热’一体化战略合作;二是在‘一带一路’国外端启动了对伊朗风电项目投资的工作。”启迪清洁能源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服务模式走向世界
作为中国创新创业的高地,中关村“走出去”的不仅是“高大上”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其创新服务模式也花开“一带一路”。
启迪控股与俄罗斯、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共建科技园;清华科技园、车库咖啡在美国硅谷建立孵化器;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与芬兰、以色列等国的孵化器、科技园区、技术转移服务器等建立合作,对接国际资源,服务软件企业“走出去 ”和优秀项目“走进来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家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太库孵化器、盛景网联孵化器、天作创新科技孵化器、金种子创业谷、天使汇在以色列、德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对接国际技术、资本、市场、人才等资源。
“在参与‘一带一路’过程中,我们之所以重点选择以色列,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拥有丰富的科技、投资、金融等实力,可成为中国链接世界创新的重要‘窗口’。”在盛景网联集团董事长彭志强看来,盛景网联选择与以色列合作不仅可为企业快速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目标。
据了解,成立于2007年的盛景网联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近年来,盛景网联紧紧围绕创新创业服务的“平台型商业模式”, 助推中国创新服务加速发展,并以联合共享模式将1万家创新服务机构与100万家中小企业高效连接起来,致力于构建全球化创新生态系统。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色列,盛景网联联合阿里巴巴、奇虎360和美国斯科成立了该国最大规模基金。”彭志强表示,盛景网联扮演的是争取连接协同,负责加速世界市场与中国市场对接的平台。
“我们希望把以色列作为载体,构筑全球化的深度连接力。未来5年,盛景网联希望带动、发起和推动超过15亿美元(100亿人民币)在以色列进行投资,其中包括母基金、直接投资基金和并购基金。盛景网联希望把以色列和中国进行深度连接。”彭志强说。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正依托品牌优势、资源优势和创新优势,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机结合的积极态势,向世界展示北京作为中国国家首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关村管委会国际化业务总监曾晓东说:“如果中关村只是局限于做中国的NO.1,这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们要做的是,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扩大中关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做国际化的工作。”
风起于青萍之末,翱翔于激水之上。风华正茂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瞄准国际前沿,在“一带一路”上展翅翱翔。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