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日透露,发改委日前印发了44个重大市政工程领域重点PPP项目。与此同时,地方PPP项目推进也加速落实,新疆日前发布了今年第一批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总投资超过3500亿元。
据了解,本次44个重大市政工程PPP项目包括北京市通州中心城区停车场、河北省邢台市环城公路项目、大连市大连湾跨海交通工程项目等共44项,涉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今年上半年,PPP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持续推进了中小城市PPP创新工作,确定了延安等43个中小城市推动PPP模式创新。积极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筛选并向证监会推荐了两批共17个拟进行证券化融资的PPP项目,目前4个项目已成功发行证券化产品。同时,印发了PPP项目专项债券发行指引,拓宽了PPP项目融资渠道。
随着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等政策的发布,各地加速盘活已经建成运营且效益较好的存量基础设施项目。各地方政府推进PPP项目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新疆日前发布2017年第一批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这也是2015年以来自治区发布的第五批PPP推介项目,共计80个项目,总投资3168.43亿元,是历次PPP推介项目中数量最多、投资额最大的一批次。
与此同时,广东湛江市也首次举办了大型PPP投资项目推介会,吸引了多家中央企业、广东省企业、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69个项目达成投资近1000亿元。项目涵盖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水利和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
“在一系列措施推动下,PPP项目加速落地。据有关市场机构统计,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全国公示社会资本方中标人的PPP项目3774个、总金额5.6万亿元。其中2016年以来的项目达3205个、总金额4.6万亿元。”严鹏程说。(记者 李志勇)
注:ppp模式 (一种融资和项目管理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PPP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置环节。这种模式需要合理选择合作项目和考虑政府参与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围与程度,这是值得探讨且令人困扰的问题。
截止到[1] 2015年11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推介的第一批1043个PPP项目中,已签约项目达到329个,占推介项目数量的比例为31.5%。
摘自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