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聚焦培育新动能 中关村新经济欣欣向荣
  • 点击数:758     发布时间:2018-11-16 20:59:00
  • 分享到:
关键词:

“中关村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和科技体制改革重要发源地,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路子。特别是近年来,中关村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名片’。” 日前,在以“新时代、新技术、新经济”为主题的2018中关村新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曹利群表示。

此次论坛旨在聚合各方创新资源,充分发挥中关村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新业态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论坛上,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围绕新经济发展规律和特点,热烈探讨了培育新经济、壮大新动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关村新经济蓬勃发展

“作为我国科教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中关村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产学研合作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催生重大创新成果。”曹利群表示,在中关村,新技术不断涌现。近5年来,中关村诞生了龙芯通用CPU 3A3000、兆易闪存存储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变革性科技成果。2017年,中关村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9万件,是2013年的3倍。

在中关村,新产业发展迅猛。先后诞生了联想、方正、紫光、用友、搜狐、百度等代表性公司,特别是近年来,京东、小米、奇虎360、今日头条、美团、地平线、旷视、驭势、商汤等一批新生代科技企业快速崛起,初步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与大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交通、新兴服务业等六大新兴产业集群。

在中关村,新模式催生新业态。中关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跨界融合,呈现出线上与线下互动,商业模式持续创新的新格局,涌现出众包、众筹、众创、共享等经济新形态,持续催生创新创业新动力,诞生了滴滴出行、美团、每日优鲜、京东到家、春雨医生、小猪短租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中关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在中关村,新服务构筑新生态。中关村发挥人才、技术、资本“三驾马车”要素集聚优势,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人才、创业孵化机构和风险资本融合互动,形成了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2017年中关村发生的股权投资金额和案例均占全国1/3以上,已成为全球风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今年1-7月,中关村示范区新设立科技型企业1.9万家,同比增长24.6%,平均每天新设立92家。

“中关村经济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深化改革开放,探索先行先试路子;得益于以创新为引领,构筑竞争新优势。中关村把握国际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科教和人才资源集聚优势,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始终引领着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向。”曹利群表示。

新经济提供新动能

在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看来,中关村产生的新动能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新研发,前沿科技创新;二是新场景,中关村目前出现了非常多的过去人类生活中没有过的新场景;三是平台,新产业发展平台孕育爆发式成长;四是AI,人工智能是中关村最大的新动能。

京东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公共事务官蓝烨表示,在新经济条件下,未来零售业的形态将是无界零售,无界零售可以用12个字概括:场景无限、货物无边、人企无间。

在中文在线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看来,“文化+”未来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源就是老百姓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举例说,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是泛娱乐产业,包括电影、电视、游戏、动漫等,整个泛娱乐产业去年突破5000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

“共享经济基本模式是利用人们在后工业化时代产生的多余资源,包括车、时间等,进行资源匹配。这种新经济的模式,对解决整个剩余资源,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有非常大的作用。”小猪短租副总裁潘采夫表示,小猪短租通过系列的平台端、房东端、房客端的运营,解决人们交易时候的困境,实现对整个交易流程质量的把控。

未来大有可为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关村如何发力?

“力争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50年,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曹利群表示。

在此过程中,中关村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旗帜作用,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强化示范带动,将重点在四个方面争取更大作为。

一是加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创新型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联合体,集中力量突破基础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支持无人驾驶等颠覆性技术,持之以恒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积累,推进国产替代和变道超车。

二是加大制度供给力度,争取开展新一轮创新政策和改革试点。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和国务院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支持下,发挥好中关村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作用,在强化原始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争取开展新的改革试点,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充分发挥辐射与链接作用,成为我国开放创新的桥头堡。中关村已经形成“一区十六园”的京内发展格局,并辐射带动全国创新发展。同时,要通过创新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和能力。

四是实施中关村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实施改革先行先试、技术创新攻关、创业服务升级、高精尖产业培育、人才培养集聚、科技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提升、区域开放合作等八个行动,有力支撑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